成语名称:天若有情天亦老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天若有情天亦老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解释〗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成语出处] 〖出处〗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例句] 〖示例〗
百科解释如下:
【成语】:天若有情天亦老【拼音】: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解释】:老天倘若有感情,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
【出处】: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事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人间正道是沧桑。”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一,语源探究[回目录]
《金铜仙人辞汉歌 》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在古代就早已闻名,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以求下联。
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既出,惊动四座。这件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引喻生长、兴衰,石氏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宋代的孙洙亦在《何满子·秋怨》里用过:
怅惘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减字木兰花 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后来被*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化用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说老天如果有感情,有喜怒哀乐那么他也会老!李贺用这句表达了他对他所处时代的无奈及悲天悯人的情感,而*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骨子里已少了无奈!这句诗很巧妙,用反证,间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怀!而"月如无爱月长缺"是改编的句子,是说月亮如果没有感情也就没有阴晴圆缺。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最近一次使用,是岭南博士江筠,在其作品《中秋日,咏锦绣杜鹃兼思远人》中,全诗如下:
幽谷谁期馥比兰,山崖初放自凝烟。
曾随春蝶殷勤舞,亦伴秋霜寂寞眠。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从今别却洛阳路,移种伊人心上田。
将“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二句,成功的、天衣无缝的化入。作品值得欣赏。
二,关于“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衍递文章[回目录]
常常,我们会读到这样一个上佳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记得小时,初次遇到它,是在*的诗中。整首诗当时虽未记全,但这一句却记住了。后来,每次读到它的时候,首先想起的就是*了,想起他的诗人特质革命家的豪迈,进而又想起了同样豁达的天纵之才苏东坡。唤起的思绪,绵延万千。天若有情天亦老,虽有一丝无助与怨嗟,但情感却哀而不伤,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随着所学渐长,知道了如此佳句的归属人却不属于*,心中便有几分失落。它是唐朝诗鬼李贺的“宠儿”,却为历代诗人所引用化用,而主席的那首七律只为其中之一。但在一次次的引用与化用中,佳句之内涵与形象也日渐丰满。
爱此佳句,多感于其意切情真,能言他人欲言而不能言之事。对佳句的生命流程,小小的作了一点梳理。
最早的出处,当为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作此诗的813年,正值唐王朝多事之秋的开始。诗人作写了汉武帝刘彻(“刘郎”似乎是进山采药遇仙女之晋人刘晨的专称,以之指汉武帝实为罕见)魂魄夜返颓败汉宫、三国魏官迁移承露铜人故事。整首诗作奇绝冷峻,亦有些艰深晦涩。因为此因,后世之人舍弃了整个项链,摘取了其中点亮了全诗的夜明珠——“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说上天与人一样,如果也有了喜怒哀乐,有了感情,它也很容易老去。以人道喻天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道出了常人想道而未道之理。寄情至深,故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对称,讲求珠联璧合的民族,人们记取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不巧,发现它正好是一句完全合律的句子,可作上联,于生萌生了为其续一下联的想法。但是,此句似已可称“绝句”,求得一绝佳下联谈何容易?于是,佳句便似一位才子,开始了命途多舛、漂泊流浪的漫漫长旅。
到了200年后的北宋,终于有诗人石曼卿,为这一孤单了200年的“才子”找到了门当户对的“佳人”,找到了最终的归宿。续成后的全联,即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下联对仗工整至极,且谐上联之意,但又多有异处:上联略显无助与怨嗟,消极忧伤,而下联则意味深长,更蕴含了催人奋发有为、追求完美,让生命不多留有憾事——诚可谓“才子似无意,佳人更多情”。
石之所续下联,于上联有过之而无不及。《蓼花州闲录》曾载,当石曼卿咏出下联时,曾惊动四座,众人皆赞之,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此对句,如此佳人,以后或许永远也不会再有。
稍后,文坛巨擘欧阳修亦作词《减字木兰花》,直接引用了李诗之句: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此处使用“天若有情天易老”,有所翻新但天衣无缝,情深意切、凄美感人。但后尾句却似乎走向了飘渺虚无、无所着力,使得整首词远较李贺原诗及下文的毛诗为逊色。
清代诗人孙洙,在其词作《河满子》同样用了“天若有情天亦老”: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此处对“天若有情天易老”的使用略显生硬与牵强,则较欧词为逊色,但是整首作品仍不失为佳作。
孙洙之后,再一次对佳句的使用,当为革命诗人*了。其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作于解放战争之际,有对胜利之师的热情盛赞,亦有对其殷切希望,最后,诗人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地写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种源于骨子里的自信与大气,彻底除尽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感伤之情。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能记取这一佳句,多半源于此处了,其次才能回溯到李贺之诗了。毛诗之后,似乎再无名作以借此佳句了。
诗人们似乎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李诗原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对石曼卿的对句“月如无恨月长圆”多高阁束之。如上文所言,下联与上相谐却又相别,一改上联靡靡之音为奋发向上之强音:如果天上月儿没有什么遗憾,那么它将长圆不缺;如果人之一生能付出无尽努力,将憾事减至最少,那么生命也将不再有憾事。出句,消极遁世之情不乏;而对句,则积极出世之心更增。二者配合如无缝天衣,且格调境界为之一升。故而成就了“才子”配“佳人”之联。然而至今却无一诗,能将二者同时收入,实为一憾事也。
不才梦零粗识格律,不愿才子佳人虽已相逢,却依然漂泊。曾多次试拟七言律诗以置入二佳句,但终未成功。有心玉成美事,然才学多不足。
今岁入春以来,重提旧事而为。删改之间,不觉数月已过,至中秋之日方成。拟托山崖锦绣杜鹃,抒“思”于如花佳人。然所作与原句相较,依然逊色十分。或曰,不夺原本佳句之辉,亦可慰我心。诗成,名之曰《中秋日,咏锦绣杜鹃兼思远人》:
幽谷谁期馥比兰,山崖初放自凝烟。
曾随春蝶殷勤舞,亦伴秋霜寂寞眠。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从今别却洛阳路,移种伊人心上田。
然而诗虽毕,更增人浮想连连。李贺之佳句,为何于一千二百年间,竟惹众多钟爱诗词之人为之努力辛苦?
千二百年来,众心共鸣之声不断。“天若有情天亦老”,于李诗之中,是一种穷困潦倒、命途多舛的无奈,于词欧之中,是一种离愁别绪的高雅凄美,于孙词之中,别绪离愁有增无减,于毛诗之中,则又化为胜者王霸之气。而于梦零新诗,似又重归于思别之情。共同之处,皆因一个情字未了。
因为有情,梁与祝却将“今生缠绵意”报于“来世蝶双飞”;因为有情,陆游与婉君,只能“人成各,今非昨”;因为有情,虽贵为天子,却只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若有情,天亦会老;月若无恨,夜夜常圆。对美好的期望,世人期待能地老天荒。然而,因为有情,人世间空洒落多少离人泪?以我十分情深,换君几许回眸?
于是焉,晏殊在《玉楼春》词中写道: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清之才子纳兰亦道“情到多处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随后的魏子安在《花月痕》中感叹“情到尽时转无情,无情更比多情累”;及至当代,萧逸之武侠片《甘十九妹》片尾曲《多情要比无情苦》更用歌声对“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了最好的现代诠释——“如果来生还是今世的重复,纵然多情要比无情苦。”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虽然才人们明了无情与多情之别,却依然未有获得最终的解脱。因为失却了维系个人精神至上感情,生命亦将黯然无色。有情乃至多情,个中虽有几多无奈,怎知不为一种追寻而不得的美丽?溯游从之,宛在水*。
有情天未老,无恨月常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君憔悴又何防?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85397.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