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上一个星期日的早餐,我在家里一边吃着煮鸡蛋,一边把一只剥掉了蛋壳的鸡蛋放在玻璃杯上。突然,我的脑海闪过一个念头,玻璃杯能把鸡蛋“吃”进去吗?
于是,我吃完早餐,就开始动手操作了。我先准备实验的材料:一只煮熟了的鸡蛋、一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玻璃杯、一些沙子、酒精、棉球、打火机。把一些沙子铺在玻璃杯里,酒精洒在棉球上,用打火机点燃棉球,放在玻璃杯里。然后用煮熟的鸡蛋堵住玻璃杯口。杯子里的火熄灭后,鸡蛋就“扑通”一声掉进了玻璃杯里了。
“太好了,我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呼喊着。“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好奇地想着。于是,我上网去查资料。原来,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瓶子里的氧气被耗尽。由于剥了壳的鸡蛋把整个玻璃杯口堵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瓶里来取代消耗掉的氧气。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湿度下降,气压降低,有一定弹性的鸡蛋就被吸入瓶子里了。
完成了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第2篇】
今天我在家做了一个测量水温的小实验,要测量一下水温下降的速度。
首先我拿出一个小量杯,再拿来测水温的温度计,接着拿来一杯温开水,然后再准备好笔和记录本,材料备齐之后开始测量记录。
我先将一百毫升的开水,倒入量杯中,记录一下时间,现在七点半,将温度计的水银头浸入量杯的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受水温的影响,迅速热涨上升到六十度,直到六十三度时稳定下来,不再升高,我随手记录第一次测量温度为六十三度。当我拿出温度计时水银柱又迅速下降,直到和房间里的水温相吻合时停止的脚步,顺便记录一下室温十九度。
一分钟后,再次测量水温六十度,较前次下降了三度;两分钟后测量五十七度;三分钟后测量54度,看来,三次测量的水温可得出结论:水温下降速度为每分钟3度。"哇,我的实验可以结束啦!″我正准备收工,妈妈说:"才三分钟就出结论,再测测看吧!"于是我又继续开始选择五分钟测量一次,十分钟,十五分钟……三十分钟,水温的下降速度果然不同,变为五分钟下降3度,咦,这水温下降速度也不是匀速的,逐渐变慢,好奇怪呀?于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原来随着室温与水温的温差越大,下降速度越快,反之下降速度就越慢。
科学实验真有意思,我应该多实践,探索更多奇妙的现象。
【第3篇】
每当看到电视里的热气球,我就非常羡慕。今天我也做了一个会升空的小热气球。如果您想知道我是怎样做的话,和我一起往下看。
首先,我准备一个大的塑料袋,又找来了线、硬纸板和几根蜡烛。我在硬纸板上画了一个圆形。然后,我又把硬纸板上的圆形剪下来。接着,我把蜡烛点燃,在硬纸上滴了几滴蜡,迅速地把蜡烛按在了上面。我试了蜡烛牢不牢固,用手弹了几下,结果蜡烛倒了,幸好蜡烛熄灭了,不然家里会烧起来的。我又重新试了一次,这次牢固了。我把找来的蜡烛都这样按了上去。我把塑料袋用线固定在硬纸板的边上。一会儿功夫,塑料袋在热气的作用下,撑得鼓鼓的。我把它小心地捧到门口,一松手,只见我做的热气球慢悠悠地向上飘去。正当我高兴之时,一阵微风吹来,我的热气球一头栽在了地上,顿时一阵浓烟升起,我的热气球化成灰烬。
虽然这次科学试验以失败而告终,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在实验中我学到了许多的小知识,比如:我明白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道理。
【第4篇】
《烧不坏的纸船》
星期五中午,我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老师突然走进教室,手里端着一个盒子。大家都迷惑不解,小声地议论着:“老师要做什么呢?”
正当我们迷惑时,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烧不坏的纸船。”“啊?纸船怎么会烧不坏?”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道,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教室里一片安静。“这是我们做实验要用的材料,”说着,老师就从盒子里拿出四种工具,“有酒精灯、三角架、水杯、纸船。”老师先把工具摆放好,然后在纸船里放满水,放在三角架上,然后拧开灯帽,用打火机点燃灯芯。奇迹出现了,纸船竟安然无恙。有些同学眼睛睁得像颗弹珠;有些同学揉了揉眼睛,似乎不相信眼前的这一幕;还有的同学窃窃私语着,到底是为什么呢?纸船为什么不着起来呢?我们都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火焰伸出它调皮的舌头,使劲地舔着纸船,不一会儿,纸船里的水冒出了一串串气泡,不知从哪儿传来一声:“水开了!”正当同学们想要知道原理的时候,老师却讲道:“至于道理,就得你们自己回家去搞明白了。”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电脑前,打开电脑,查找资料,原来加热的时候,水分在不断蒸发的过程中带走了热量,所以在水烧光前,纸船不会燃烧起来。我似懂非懂地自言自语道:“哦!原来是这样。”
通过了这次实验,我知道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