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一抹永不褪色的暖
她是一抹暖,是浸没在无尽苍凉里,也遮不住的暖……
她的作品在落难的洗礼中产生,艰苦、奔波、饥饿……似乎一切的不幸都向她涌来。在这之中,我看到,她以柔弱的身躯对抗命运的不公,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抗争是她有力的后盾。
她是萧红。1941年,萧红写成她最后的著作——《呼兰河传》。
走进《呼兰河传》,走进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小城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不受父母待见,唯有慈祥而富有童心的祖父陪伴着她。后花园和厢房是她玩乐的天地。萧红的生活看似简单,但没有什么新意。小城里的生活也很无趣,人们过着千篇一律的日子,闭塞封建的思想影响着人们,使人们安于现状、满足当下。因此当地官员请一位满清的翰林作了一首歌,歌里有一句:“溯呼兰天然森林,自古多奇材。”
萧红对此是感到可笑而无奈的:“老百姓听了,也觉得呼兰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开口就是‘我们呼兰河’,连那些提着粪耙子的也说‘我们呼兰河’,仿佛粪耙子就是呼兰河给他们的”。
萧红的生活虽然无趣,但总会有些起伏。好比一颗小小的石子,“啪”,投进河里,荡起一阵一阵涟漪。虽然声响不大,但在别人看来足以惹起一波浪潮。
我同情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一条大辫子垂到膝间,整个人黑忽忽的,笑呵呵的,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童年时候的萧红还曾找她玩耍,可怜的女孩这时才有天真的笑容,真正符合一个少女该有的烂漫。因为长得太高,不想受人笑话,年龄从十二岁改到十四岁;因为太不害羞,被自己的婆婆打得整夜嚎哭;因为老是喊着要“回家”,被好心却无知的婆婆和邻居活生生地送回“老家”去!这难道不是封建糟粕的悲剧吗?这难道不是泯灭人性的行为吗?我哀叹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践踏,她的无能为力以及其他人的“帮助”,让我感到揪心。或许萧红在执笔写下这些文字时,心里也会感到难过吧。
而现在,作为女性的我感到幸庆。新时代实行男女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新时代,女性力量也开始觉醒并壮大,能够独当一面,具有男性一样的坚毅与大胆。不必像团圆媳妇那样,面对欺辱只能忍声吞气,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只能逆来顺受,不能有半点违逆、半点反抗。
这只是这座小城中不起眼的冰山一角,还有类似的悲剧人物,如有二伯,虽然贫穷,但是忠实;磨坊里的冯歪嘴子,在他人异样的眼神下,带着孩子,坚强地活了下来……这是萧红对那时弱者的同情,她不带有任何偏见,她能够在这座小城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善良的本性,怀抱一份温暖和坚毅,彰显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出淤泥而不染”,这也是我要学习的。
我望见,在萧红的笔下,她童年的生活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人们愚昧无知,习俗荼毒人心,生活一成不变。即使有那么小小一簇充满希望的火花窜出,也被潮水似的封建思想瞬间吞噬。可也有火花从未熄灭过,那是萧红的纯真与童稚。一丝温暖与这一切交织,为这苍凉的底色添上几点明艳。
萧红是有反抗精神的,她成年后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命运做抗争,为自己争取幸福的生活。她是反对封建的,因此她成了近代女作家的榜样。但她又是天真的,怀念自己小小的,已经逝去的童年。
茅盾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而我,没有如萧红一般的经历来彻底了解她,也没有像茅盾诗一般的语言去赞美她。
我有的,只是将我温热的指尖放在这些平淡而澄净的文字上,静静感受她再不能褪下的那抹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