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幕人生的悲剧 ——《雷雨》读后感
尽管窗外艳阳高照,合上《雷雨》的那一刻,我的心头却电闪雷鸣,山雨欲来。是笼罩在那个大时代头上的阴翳最终酿成了《雷雨》这出悲剧。
在封建权威的笼罩下,人们如同跌在沼泽里的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泽里,*者也失掉了可贵的本真。周朴园生活在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断层中,年轻时,他曾经试过跳出封建的束缚,追逐*,真心地对待所爱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饱受摧残的侍萍便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她没有权利去爱她所爱,恨她所恨,而是将一切罪责都担在了自己身上,这既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又是一位对封建权威的臣服者。
毫无疑问,《雷雨》是一幕悲剧,一幕人生的悲剧,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恶。他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但这样不自知地犯了更可怕的罪恶,这条路引到死亡。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 ,她不知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到死亡。“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么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气氛沉重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人们似乎在受着情感的捉弄,这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的心情,本应主宰自己,却发现自己时常被环境主宰着。在这样的环境下,专制,自私的家长,清纯、懵懂而勇于追求爱情的少年,苦闷,因爱情而失去母性的女人,想改变自己却被更大的秘密,推入深渊的公子哥儿……一切都在不一样的雷雨之夜轰然爆发,尖锐地控诉着那个时代的腐朽与黑暗。
在这样一群随波逐流的人中,繁漪是一只独自绽放的花。她更让人们所接受,因为人时常不由己地,更回归原始的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雷如电轰轰烈烈地燃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中的路。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爱,她拥有行为上许多的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
假如说迷失在爱恨中的是繁漪,那么沉浸在自己的伊甸园中的就是周冲了。也许是从小高高在上让他一直被埋藏在理想的堡垒之中,对社会对家庭,以及对四凤的爱情都天真地像是在心中编织一个个童话。然而现实的残酷让她不得不感到理想幻灭的悲哀。他早晚会被那绵绵不尽的渺茫的梦掩埋,到了与世隔绝的地步。
合上《雷雨》,我的心头仍久久不能平息,我深刻的体会到时代和命运在扭曲的人性中塑造的只有悲剧。
【第2篇】
《雷雨》读后感
初识雷雨是上高中时,课本上的节选,当时听老师讲了许久隐隐有所感悟。最近我又一次细细读它,又从中思考分析出不一样的感悟。不同于社会变迁,这一次我对人生成长更有了些思考。曹禺说过:“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这句话让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让我深信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才使他创造了伟大的作品,而灵感就来自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难。
周朴园,作为剧中矛盾的焦点,是情感冲突最激烈痛苦之存在。年轻时爱上侍萍的周朴园,应当还有一丝纯净残留。可自从那个年三十之夜,家中长辈将侍萍赶走,他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底被蒙蔽,变成利益至上的资本家。很多年过去了,他重新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来的,不是久别重逢的惊喜,而是彻头彻尾的猜疑与恐惧。他首先想到的,是侍萍的到来会对他的地位,利益造成威胁,是真相揭穿后自己伪善面具的撕毁,而不是对侍萍悲惨境遇的内疚和同情。他口口声声说他一直留着鲁侍萍喜欢的家具,说他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但这只是他欺骗自己,告诉天下——"看!我是个重情重义的君子!"其实情意早就散了,曾经或许有过,也在三十年的时光中消失殆尽,他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给侍萍五千大洋,承诺包管她的生活开支,要她们永远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门——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对他而言,爱情只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点新鲜,可有可无,是不切实际的梦。这个吸血资本家,早已在压榨与掠夺的"熏陶"下模糊了人与兽的概念,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别人看。”侍萍,悲剧的中心,她的命运无疑是坎坷苦难而可悲的。回想起年轻时的那场爱情,她是错误的推动者和承担者。为何纠缠一场无疾而终的情爱半个甲子,三十年以后仍未从那场灾难中走出去?爱也好,恨也好,难道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既然如此为何又沉溺其间?你将苦难归于命运,归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念叨着哭泪和凄惨,抓住那缠绕自己一生血红色的恨意,毁了自己 也毁了儿女。难道这就是生命价值的所在吗?堪破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只论是非对错,错了,那便不再错!对自己保留一分善意,是否会有更好的结局?
《雷雨》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时代所凝练的暴风骤雨。风雨之下,洗涤世间一切罪恶丑陋。爱与恨都不能穿越这无限悠长的时间,何况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达到永恒,事物规律本就如此。人生如梦,梦里痛哭流涕,泪雨滂沱。梦醒之后,自己的人生还需自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