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曾经听说过一个高中生说:“我从不背古诗,为了几分花那么长时间,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做数学题呢。”
他的想法虽不是最主流,但古诗无用仿佛也是很多人的心声,但古诗真的无用吗?恐怕不是,在我看来,古诗不仅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促进人成长;并无形地使人变得深邃。
诗词在不断引领人的成长。少年时,我们或多或少都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打动,的确,诗句里的豪迈乐观与张扬外向的少年天性是吻合的,同时也激励少年们向着自己的理想扬帆。
而步入青年,眼界与心性都成熟不少,正是人生中一段最重要的自我提升时期,眼界逐步开阔的青年需要的是理性的引领,此时,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对青年的最好规劝,告诫着青年们莫负韶华,吃一吃眼前的苦,少受点未来的罪。
人到中年,压力徒增,生存的焦虑扩大,容易随波逐流失去自我,这时便需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处世精神,即坚持自我,不忘自己的理想,在外界的喧闹中积淀内心,才能消除焦虑,愉快地生活。
可见,无论是怎样的人生时段,如何的成长问题,在诗中都有其解答,对受用者,无疑增添了许多美好的情感体验。
不仅如此,当生命的长度有限时,灵魂的深度便决定人的境界,而灵魂的深度也是可以被打磨的,而诗词,便是能使灵魂变得深邃的一大契机。
诗词大多富含哲理,经得起推敲、揣摩。最后则化为自己的内涵,使人深邃。这种深邃,则体现在对世事规律的把握与人生的领悟。刘禹锡曾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道理,又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道尽人生无常离合有时,还有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似乎正昭示无论年岁几何,都应有自己的一份担当。更有曹操“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感慨。一语道出人生有岸,无法左右其长短,却可决定其轻重。
古诗不是僵硬死板的文字,而是诗人澎湃的哲思,是艺术的高光,是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知灼见。一个缺少诗的世界,必定是一个灵性缺失之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诗,无论何时,都极其重要,都会散发其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