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平凡的一天啊,你也想念吗。不追不赶慢慢走回家,就这样虚度着年华,没牵挂,只有晚风轻拂着脸颊。”
小时候被问及梦想时,“我想当科学家/医生/老师”往往脱口而出。当被长辈摸着头笑着称赞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却仍然不知道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只是暗自把它记在心底,方便日后再次被问及时的夸奖。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大概可以说是天真或者幼稚了吧。在现在被问及理想的大学或者未来的理想时,我往往无言以对,似乎脑子里有一种潜在的侥幸——顺其自然吧。在面对这个问题很多次后,我开始询问身边的朋友,发现却也是得到一样的回答。可能现在的新一代有着明确理想的不足十分之一吧。我经常问自己,究竟内心里喜欢什么, 可不是一个接一个的事物从脑袋里接连冒出,就是一片空白。回想起我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十七年,似乎一切都被安排好了。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小学初中中学这么读下来,整个框架都已被搭架好,只剩下边边角角可以由自己来填充。都说现在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学习,但是这样不明所以的学习真的有用吗?有位老师曾对我们说,“你们现在所学的东西,到了日后工作时很少用的到,除非你也去当老师。工作中基本上都是大学的知识,所以你们就不要幻想着进入大学就野了,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日后想要更好的生活,大学会更苦。”但是如果有了一个可以为之倾尽所有的理想,再苦再涩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今这种教育体系,我不能否认它的有点,但的确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曾经看到过一段话,从古至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凡是当前已有些历史的职业都早已有人做到了巅峰,我们所能超越的,唯有创新。可当一切都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当一切的框架都已被搭好,在口口声声为我们着想中,绑架了我们很重要的塑型期,也扼杀了我们的创新能力。这样,真的是国家愿意看到的吗?我倒是觉得,真正的教育是给一个平台,而不是把所有人都赶到同一条阳光大道上。
扯远了。就在这个被安排好的世界,无数的人就有如机械一般,做着自己也不知道喜不喜欢的职业;无数的青少年在被问及理想时,也尽是回答那些符合时代趋势和多金的行业。相比于那些光鲜亮丽的泡沫,我更偏爱平凡。平凡的林荫小巷,平凡的清风淡云,平凡的一声问候,平凡的互诉苦衷,平凡的仰望星空,平凡的脚踏实地,平凡的尽欢尽悲,平凡的风起云涌,平凡的花开花落。有着二三知己,品几展淡茶,饮几壶烈酒,品书访友,乐时有人分享,悲时有人诉说,足矣。
如果真的要说一个理想的话,应该是尽快实现经济*,做一个自在的平凡人吧。如果期间找到了正在喜爱的东西,就洒尽一腔热血去追求,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然后归于自己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