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天,冰冷的犁铧撕开通红的土地,希望的种子有了成长的温床。彝家儿女来不及欣赏大好的春光,人人争分夺秒,种下成片的洋芋种。春天,深埋地下的小野蒜被犁铧一次次清理,...
春天,冰冷的犁铧撕开通红的土地,希望的种子有了成长的温床。彝家儿女来不及欣赏大好的春光,人人争分夺秒,种下成片的洋芋种。春天,深埋地下的小野蒜被犁铧一次次清理,“幸免于难”的,正偷偷地发芽。
夏末,汲取了阳光、水分、营养的芋头鼓足了劲,在深深的地下膨胀、成熟,撑裂了地表的土石。夏末,几经“清剿”仍旧生生不息的小野蒜抽出肥美的叶,长出球状的“茎”。
初秋前后,又大又圆又光滑的洋芋“重见天日”,在彝家的小楼上堆成小山。中秋前后,人们忙碌于田间地头,偷闲之余,挖出一丛丛散发着蒜香的小野蒜。
厨房里,洋芋和小野蒜终于聚在了一起。清洗、去皮、切片的洋芋在滚烫的油锅里翻滚,焙出浓浓的汁液,淡淡的淀粉香味溢满了厨房。剥去枯皮、择去黄叶、除去毛根的小野蒜被切成小段,正蠢蠢欲动。锅里的洋芋片释放着淀粉,在渗出的汁液里开始变色,质地由松脆变得松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天女散花”,小野蒜被撒进锅里,同洋芋一起交织、旋转、凝聚、升华,开始了“人性”与“野性”的交流,“温顺”与“野蛮”的碰撞。催化它们的是熊熊的烈火、滚烫的猪油和少许的盐巴。
上桌了,小野蒜炒洋芋浓烈奇异的香气,清甜滑爽的口感,翠绿粘稠的汤汁,瞬间使所有的菜肴黯然失色。小野蒜炒洋芋,真让人回味无穷,恋恋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