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放飞“李超号”风筝
阳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我来到万达广场,参加小记者绘画和放飞风筝比赛。
一进大厅,小记者伙伴们早已到齐等待工作人员发放风筝了。期盼中,我领到了一只没有图案的白色风筝。
开始绘画了,我把风筝面分成三大横格,最上面涂成了黄色,中间涂成了红色,最下面涂成了绿色。还在风筝一角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李超。这样我的“李超号”风筝就彩绘成功喽。
迫不及待地奔到户外,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像一只只小鸟*地飞翔,“李超号”也很快飞上了蓝天。此时,我不禁欢快地背诵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2篇】
我爱放风筝
活动开始,刘老师给我们讲述了风筝的历史起源、花样种类和描写风筝的古诗词。站在蓝天下,绿草坪上,我们一起朗诵了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听着听着,天空中飘起了五颜六色的风筝,我的心也跟着飘上了蓝天,错过了刘老师部分精彩的讲解。
天上飞舞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风筝。我们小记者的风筝大都是自己彩绘的,图案各不相同,有公主的、有愤怒的小鸟的……最好看的还是个别小伙伴自己创作的娃娃脸谱、小黄鸡找食、红色甲壳虫等风筝。
我和妈妈、姥姥也放飞了我们的“公主号”风筝,由于技术不高,风筝总是飞着飞着就一头栽下来,或者趴在地上不起飞。但我们不放弃,反复尝试,我主要负责捡风筝,妈妈负责放飞,姥姥负责观赏,虽然“公主号”飞得不高,但我们玩得特别开心。
我爱放风筝。
【第3篇】
彩绘风筝好快乐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了万达广场,参加小记者风筝节。
一到集合点,家长和小记者伙伴们早已聚到了一起。刘老师给我们讲了风筝的历史由来。风筝早在2400多年前就由我们中国人发明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纸鸢”。
刘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我们听得入迷兴奋。
马上要彩绘风筝了,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领着准备要绘画的风筝,我真有些迫不及待啊!
风筝到手了,我打开一看,呀!风筝的图案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里的人物,我要给这些人物涂上和动画片里不一样的颜色。摆好颜料,简单构思,我开始给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化妆了。不知不觉中,我给它们穿上了特别的衣裳。
果然,我的彩绘风筝与众不同!原本可爱的熊大、熊二和光头强都被我画成凶神恶煞了,妈妈取笑我说:“挂在门上可以辟邪啦!”刘老师鼓励我说:“你画得很抽象啊,有创意!”
遗憾的是,因妈妈有事,我们提前离开了,没能和小记者伙伴们一起放飞风筝,但是我依然非常快乐!
【第4篇】
我是纸鸢爱蓝天
嗨!你们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天空中飞舞着好多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们现在猜到了吧,我们就是大名鼎鼎的风筝家族!
告诉你,我们的第一位祖先是在2400多年前,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科学家墨子制造的。他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用木板把我的老祖先——木鸟风筝做好,可试飞了一天,我的老祖先就壮烈牺牲了。后来墨子的学生鲁班又以竹子代替木板,改进技术,我们家族的二代产品——竹制风筝上天后可以飞翔三天之久。再后来,东汉时的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民间才开始以纸代替丝绢糊做风筝,称为“纸鸢”。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几个姐妹们被一群孩子们欢聚在草坪放飞。望着太阳公公、白云姐姐、微风哥哥,我好想飞上去和大家玩耍呀!可小主人把我往空中一扔,我刚感觉有了飞的架势,却“咚”地一声摔在了地上,把主干骨掉了出来,好疼呀。可小主人并没发觉,还在拉着我飞跑,我一个劲地大喊:“啊!快停下!STOP!疼啊!快快装上我的主干骨啊!”紧急呼救后,小主人这才把软软的我捧起来,从地上捡起主干骨,安在了我身上。立刻,我的身体硬朗起来,可以去飞啦!
一阵微风吹过,主人放开了我,我被微风哥哥托着来到云端。白云姐姐说:“哟!你好呀,小风筝,欢迎来这里玩!”微风哥哥说:“不过,你可要当心狂风,它和其它风不一样,是个很野蛮的家伙。我去值班了。”我答应了一声,就玩去了。
不一会儿,狂风来了,它把我吹得连连翻跟斗,头一晕就栽了下来。
“哎哟,摔得好疼呀!”我呻吟着。此时,小主人急忙跑过来,抖抖我身上的土,把我抱在怀里,让我休息一会儿。
微风哥哥值班回来了,小主人又把我高高托起,我趁着微风哥哥的协助,一下子飞上了蓝天。白云姐姐飘过来欢迎道:“狂风过去了,你又可以和我们玩啦!”
我高兴极了,便向着更高远的蓝天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