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屋外,孩子们正在唱着童谣,伴着一阵阵“乐呵呵”的笑闹声,似乎正在回忆着粽子的香气。看着那一个个可爱的身影,谈论着端午的粽子,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端午,这是个充满了香气的节日。粽子很香,谁家煮粽子,常常是隔着几条小巷就能闻到,粽叶淡淡的清香和糯米甜美的馨香,其中还夹杂着肉、红豆、花生等一些其他配料的香气。
小时候,一到了包粽子的时候,便会跟在外婆的后面寸步不离,外婆无奈,只好让我跟着。我也不说话,只是仔细地看着外婆包粽子。只见外婆将两三片煮过的粽叶错开、顺次排好,卷成漏斗状,将准备好糯米、红豆、红枣、花生或者是事先用酱油浸泡过的五花肉,放入这叶子做成的漏斗里,再像翻筋斗似的把余下的粽叶绕了绕封住口,最后用棉线紧紧地绑住,一只小巧玲珑、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出现在了面前。外婆的速度很快,手法娴熟的转着,一个又一个惹人喜爱的粽子,就像变魔术似的出现。
我也忍不住了,学着外婆的样子来包粽子。可这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包出来的粽子不是漏米就是松了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包出个像样的粽子不过和外婆包的一比较,简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整整齐齐、有棱有角;一个松松垮垮、圆圆滚滚。
煮粽子了,一定要用炭炉小火慢慢地炖。三个小时过去了,可口的粽子终于可以出炉了。剥开绿油油的叶子,一股糯米的清香扑鼻而来,乳白色的糯米和鲜红的红枣,就像是白玉上镶嵌着深红靓丽的红玛瑙。有时,还可以粘些白糖,轻咬一口,糯糯米香和甜甜的红枣味道交融在一起,像烟雾一般弥漫开来。一下子便勾住了我的味蕾。
每到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母亲便会和我们讲讲端午节的传说。其中不仅有广为流传的屈原,还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这端午节不仅仅为了纪念屈原,也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伍子胥。伍子胥,本为楚人,后父兄被楚王所害,投奔吴国,为吴王阖闾出谋划策,百战百胜。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听信小人谗言,陷害伍子胥。伍子胥视死如归,拔剑自刎。夫差听闻大怒,令取子胥之尸投入大江。伍子胥自刎之日恰逢五月初五。于是,当地人们便把端午节作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我恍然大悟,粽子不仅是一道美食、一种风俗,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一种对先人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