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真的可以是说一年一次的盛典啊,每次就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盼来过年。
记得年龄小时,不要守岁,所以睡得早,睡得半迷糊半清醒时,总能听到交谈的声音,还有大人们打牌来来往往的身影,时不时赢家会站起来激动地敲敲桌子,大笑说上两句:“哈哈,XX你又输了,说好的记得请我喝酒啊!”妇人们就在一旁包着明天待客要用的蛋饺子,把小铁锅烧得热热的,用筷子夹上一坨肥肉放到铁锅中,随后就听到了“滋滋”的声音,熟练的舀起一勺蛋液倒入锅中,然后就是一股浓郁的鸡蛋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害得我差点没从床上爬起来吃蛋饺。门口还有一些大人边嗑瓜子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嘚嘚”声,几声大笑,各种声音交错,感觉是在和房顶较劲,要看哪个更厉害……
现在小屋变成了大屋,不像以前那么拥挤了,所以一切有了新的安排了,大人们在楼下打牌,我们在楼上睡觉,闻不到那一股有害身体健康的二手烟味,没有“嘚嘚”的嗑瓜子声了,也没有“滋滋”旳包蛋饺声了,安静了不少,但总感觉是少了点什么东西一样,心里空落落的。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开始讨厌安静。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车了,出门就是车子,那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不是我吹,原来步行一天才能拜完的年,现在半个上午还不到就能给解决了,就是到了目的地后将人一喊,把红包往对方手里一放,然后转身就走。别说收红包了,就连别人送来的茶水都来不及端。
说到拜年,最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收红包了,虽说红包收了之后要上交,收到最后往往都不知道收了多少钱,甚至都不知道收了多少红包,反正是连钱看都不看一眼就都给上交咯。之前拜年就希望收红包,现在反而最怕的就是收红包。这红包特指老年人的红包,但父母是不准收的,而老年人又特别想发红包并让我们收下。所以他们发红包的那一瞬间就是最精彩的动作片(一年中最尴尬的一刻):老人才从房内拿出红包,孩子们(瞄到了红包)“快走”(告诉其他小伙伴,大家开始往门外走),老人急了(拉住离自己最近的孩子,匆匆的往孩子手里塞红包):“拿着,买点糖吃吧。”小孩急了(边挣脱老人的拉扯,边求救般地看向自己的父母):“我不要,我不要!”老人:“拿着!拿着!这是我一片心意,钱又不多,你就收下吧,听你爸妈的干啥子呦……”
反正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两个:小孩收下红包或是小孩不收红包,但无论是哪个结果,都要历经老人的一番盛情发红包和小孩的一番推脱不要红包,经历多了,便会开始怀疑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这么做确实能拒收一小部分老人的红包,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收下。但收红包吧,有了这样一番推脱,收着都感觉脸是十分的烫;不收吧,老人家又是诚心的想要发给你,这推来推去又显的有些太不近人情了。除非你不进别人家的门,但,开玩笑?拜年怎么可能不进别人家的门。唉,真扫兴。好怀念当年见红包就收的日子,不矫情、不做作,而且大家都开心。
原来走亲访友是要带礼物的,大包小包的堆满房间,而现在一个红包就全都搞定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感觉,我好像在过个“假年”一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便利,我甚至都在想,到了将来,我们的拜年是不是就会变成了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