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清廉刚正,勤劳认真。特别是他最后流放到伊犁,在那里我们不仅看到林则徐坚强的身躯,更看到一颗只为他人着想的心。我曾经也和这样的一颗心近距离的接触过,从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每天早晨我上学时,在我家楼下都能遇到一位陌生的怪老人。他年近七旬,头上布满了银发,瘦小的个子,背有点儿驼。他总是坐在楼下弄堂口的一块椅子上,一副悠闲的样子。他给我的印象只有两个字:古怪。
一个夏天的傍晚,雨下得太大了,我放学后来到了弄堂口整理雨衣。那里横七竖八地放着许多自行车,出入弄堂口的人们只能侧身走,只要稍不留意就可能把自行车碰倒。
忽然,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原来是他——那个古怪的老人。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自行车,他向四周扫视了一下,突然,他发现弄堂口的左侧还有一块空地,马上左手托起一辆小轮车的车头,右手握住三角架把它搬到左侧,一辆接着一辆,把所有的小轮车都搬到那儿,排得整整齐齐的。接着他又准备搬大轮自行车。可那些“大个子”确实不好对付,车头忽左忽右地扭动着,像个顽皮而又倔强的小孩子,他艰难地挪动着脚步,不时地停下踹口气又接着搬,一辆又一辆往左侧搬。最后,这些“大个子”终于听话地站在一起,排起了整齐的“队伍”。
我看着这位气喘吁吁的老人,心想:他是看车的吗?不,不是的!那他是为了……我正想着,一只粗糙的手轻轻地拍了拍我,提醒我让一下,因为我身后有一辆“特大号”的自行车,我赶紧放下手中的雨衣,帮他把那“特大号”自行车推到了左侧。
在他的努力下,弄堂口腾出了一条宽敞的过道。此时的他,头发是湿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嘴里喘着粗气,他看到人们可以方便地行走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这位古怪的老人又坐到了椅子上,依然是那么悠闲,此时此刻,我忽然觉得,他不是古怪,而是那么得“可爱”,像千千万万可爱的中国人一样,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人撑起了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