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水井边有两只小木桶,一只小木桶叹息道:”我们的生活真无趣啊!不论从井里打了多少水上来,仍是空空的,什么也没得到!“另一只小木桶却说:”我想的和你不一样。下井时,我们确实是空的,上来时则是满满的,我们得到了很多。“如此天壤之别的认识,该是对过程和结果的不同看法造成的。
有次去苏州园林玩,游人络绎不绝,爬上山来,在顶上的亭子里小憩。亭中有位老画家,起码有七十岁了,胡须已是花白,头发也已被岁月染成霜色,但却精神矍铄。见我们来,他放下手中的炭笔,递给我们一本他的画册,请我们欣赏一下。翻开画册,是一幅幅精美的素描,有亭台楼榭,莲花古木,人物风情,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赞叹之际,来了一个小伙子,向我们借来画册欣赏。看了一会儿,他突然问:”老先生,这画卖不?你来开价。“暗暗感叹这人的”土豪“时,老先生却用略带责备的口气回答:”我在这画了十年画了,只因兴趣,风雨无阻。到现在也只画了七八本画册,这里面的每幅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是钱能衡量的吗?小伙子,这可是我的心血啊!“听罢,小伙子默默无言,我则对老先生肃然起敬,顺着他眼神的方向,我看见了一池莲花,开得正灿烂。我相信,老先生也有莲花一般的心吧!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拜果主义“却也荼毒了我们这些青少年。班上有人上课不听,考试前”发奋“学习,希望拿个高分。还有太看重考试结果的,一场月考考砸,就在那伤心落泪几个小时。再看看社会上某些学校的宣传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以及”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等极端标语,不也是”拜果主义“的变态产物吗?试想想如果学生在课堂里听课,仅仅是为了”干掉千人“考上好学校,这不是十分可悲吗?而当有趣的科学知识沦为一个个考点,需要去死记硬背时,难道不是对知识的一种*吗?当学校变成生产高分的工厂,昔日的同窗沦为敌人,考场变成战场。所有的人都为一个结果杀得你死我活,这样变味的竞争还有意义吗?
忽而觉得可叹,现在的人们,到底怎么了?过程,真的一文不值吗?结果有很多,但追求结果的过程,只有你才能体会。在那里,有笑,有泪,有挫折,也有成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珍惜追求的过程呢?纵使没能追逐到结果,但过程本身,不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吗?
经典的说法,人生如路,但走路的方式,得由你自己来定。可以开着豪华轿车,在人生的路上高速飞驰,让窗边的景色一闪而过,但内心终觉空洞。抑或徒步在人生的石子路上,虽然艰辛,虽然困难,但随时可与风景为伴,俯下身来,撷取路边的小野花,让那芳香沁入你的心脾。那感觉,一定是满足而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