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任凭自己去跳去唱抑或施展自己别样的“才华”。但从心底里说,这个“舞台”太少,即便是站在了上面也十分拥挤,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想要真正立足,便需懂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般大道理。
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即便是小时候的梦想当老师或警察等,毕竟它是自己曾经对某一职业的尊敬与热爱。我们总是很小心的保护这个所谓的梦想,希望自己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期待所有梦想都开花。我想读很多的书,希望自己睡三个小时便能精神抖擞,吃一点饭便能活力充沛,因为书便是我的精神食粮,但我不能;我也想要写,想拥有一支油墨永远也不干枯的笔,写尽心中无限时,抒尽心底无限情,因为喜欢所以喜欢——这是个永恒的道理,但我亦不能;我一直想要写一手漂亮的字,不必向毛爷爷那样铿锵有力,只求一副干净利落、清新宜人,但除了练字帖外,自己再没能写出那样的字,翻开每日的课堂笔记、练习册上的演算过程,自己都感觉不堪入目,因为除了语文作文有卷面分外,其它便只在乎你的过程和答案了,这又让我再一次束手,继续那没有光彩和生气的字迹。于是我更迫切的希望自己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即使不能载我飞翔,也不能让所有梦想都开花,只需帮我找到一个“青春舞台”即可。
然而它实现了,高中之后,除了用懵懂的思想去理解高三的学长们和对新学校的新奇感外,我还尽我所能的参加组织、社团,期待自己被认可,就在一点紧张等待的氛围之下,我等来了自己成为《北中德育报》通讯组一员和“蒲洲文学社”编辑的消息,冥冥之中给了我无形的力量,它告诉我,我要写,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自足在自己的“青春舞台”上,每每我们聚在一起,或参加活动抑或参与编辑,我都感觉到自己置身于亲切幸福的空气中,与他们更是如多年的故交一般畅谈。在参与编辑的过程中有很多任务,需要读上百篇稿子并一一修改,因为自己乐理有限,面对高二高三学长们的哲理文字编辑起来却异常吃力,手里抱着“现代汉语词典”不断记录,不断查阅……时针与分针一同指向了12那个数字,这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自己,拂开窗帘的一角,袭来一片黑暗,唯有路边的灯发出星星点点的光,沉寂了……我并没有责备自己又以这样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相反更是有一种充释感萦绕心头,久久不得平静。
伴着深沉沧桑的声音,拖开写字台的一格抽屉,猛然发现自己的稿子全埋在这房间的一隅,想要抽出任何一篇与世人见面都那么难,所以要去寻觅,寻觅一种方式,寻觅一个舞台,一个能够承载我所有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