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一诗中这样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关系——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每一个人都应饱读诗书,这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高贵行为。因为只要付出一分的成本,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化作你的智慧。
如果做一棵树,站成永恒,那是诗书让你永垂不朽;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安详,那是诗书让你悠扬洒脱;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那是诗书让你品尝百味。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那是诗书让你独立坚强。
读书于每一颗永恒之星,从不褪去光芒。李健是一位歌手,有人说他是中国罕见的知识分子型音乐人。他出道多年,虽不常出专辑刷热度,却一直在音乐圈独有一束光芒。在《我是歌手》节目中,大家都被他的书架震惊了。他酷爱读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读书的“无用”与“有用”》:“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或许就是因为常读诗书的习惯,让这位“音乐诗人”在乐坛的地位保持不变,永远是那颗散发独特诗书气的星星。胡歌是一位帅气的演员,但是在一次车祸后,他脸部受到创伤,生活跌落谷底。但他开始阅读、写作。他在文章中写道:“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他在阅读中找回自信,让自己在工作之余不断充实自己。因为诗书,让他在复出后也颇受好评。因为诗书,让他们在繁星遍布的黑夜中做那颗永垂不朽的星星,散发出诗书气的光芒。
读书于每一枝深谷幽兰,从不缺少幽香。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驻在文字中的女子,像是一幅画卷,这幅画里藏着她们荣辱悲欢的一生。古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纵古观今,这句话倍受争议。那些徜徉在翰墨书香中的女子,如幽谷深兰,时光也许蹉跎了她们的容颜,却无法侵蚀她们的气质与才华。从前的张爱玲是这样,后来的三毛是这样,现在的董卿也是这样。若没有饱读诗书,张爱玲又怎会成为惊世才女,又怎会才情傲人。三毛喜欢读书,她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因为诗书,三毛过得洒脱,她可以到撒哈拉追寻她的梦和远方,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因为诗书,三毛可以写下每一段动人的故事。“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句话非董卿莫属,她能在央视春晚中端庄大方地给全国人民问好,也能在《朗读者》中娓娓道来。董卿之美,美在容貌,更美在她字字珠玑的聪慧与学富五车的底气里。董卿在万分疲惫之余,仍坚持读书。在功成名就之时,仍在求学。哪有人可以生来就口若悬河,口吐莲花?这些都是她读过的诗书,让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诗书,让她们每一枝深谷幽兰散发出诗书气的奇香。
读书于每一段平凡的人生,从不使光阴蹉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读书,在每一段平凡的日子,在你功成名就时,在你跌入低谷时。左手执书卷,右手品茗茶,青灯下,那一片净土仅容于自己。悠醇的茶香将思绪带入书中,沉醉其中,书香撞击着心灵,迸射出七彩旖旎的火花。此时你心中便有了路,你便独立坚强地走下去。因为诗书,让每一段平凡的人生,点亮成功与幸福的灯塔。
在这初春的早晨,煮一杯浓浓的香茶,听一曲舒缓的音乐,携一卷诗书,让喧嚣与尘埃被净化,让心灵得以休憩升华。读书于每一个人,采撷每一缕书香,酝酿出人生百味。
点评:观点独特,视野开阔,文笔流畅,逻辑性强,作者以一系列细腻而动人的描绘,从精神层面、生活角度、文化内涵等诸多场景、人物身上,用诗意般的文字,极富逻辑地论述了读书于每一个人的不同却又必然的意义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