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新月还活着……
她会在多年后的生日重见自己的生母,那一份久久不得相见的情思自此尘埃落定,那一份日思夜想的亲情从此不再虚幻。
她会与自己的恋人牵手漫步在雪色中的燕园,谈古论今、海阔天空,在缠绵的《梁祝》曲中静候那一盆巴西木抽出新芽。
她会在她热爱的翻译事业中尽心竭力、字斟句酌,用努力换取一本又一本著作,用执着将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
可是这一切都只留在了梦境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再也没有人可以理解那一尺四方墓穴中安放的女子曾经炽热的内心了。
我们在历史中诞生,却又被历史遗忘。轰轰烈烈之后,于“玉器韩”一家,仅剩的不过是说不尽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罢了。
但至少,他们追求过。
他们追求过那些最纯洁的梦想。
汉代的刚卯、青天玉马、五千年前的玉碗、四千年前的玉璜……韩子奇为玉而生,也终为玉而死。一生的爱和追求,虽然伴随着生命的消亡而消逝,但那双技艺娴熟的手和曾经的传奇奇珍斋将随着那“玉王”的名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北大西语系,这个不平凡的天地给了新月多大的力量,让她从千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回回女大学生”?是多大的勇气,让她只填了这一个志愿,不愿为自己留后路?是多大的渴望,让她不拘于同龄人的命运,不懈追求?是梦想,是对梦想的追求给了她这一切。
他们追求过哪些美好却凄凉的爱情。
战火硝烟中,梁冰玉终于明白自己的真情所属,尽管韩子奇是她的兄长,但爱情是不应受到限制的,患难下的真情更能给人带来慰藉和力量。不在意世俗伦理的羁绊,梁冰玉毅然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份勇气又怎能不令人动容?
有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横在他们中间;老师、学生。但就如那笔筒中的巴西木,看似坚硬的树皮中依然能钻出幼嫩的叶子。楚雁潮和韩新月,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那一首小提琴曲《梁祝》,那一沓写上“楚雁潮、韩新月译”的书稿,那段看护时光中的拉家常……这些对身在病床的韩新月来说,或许就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瞥见的最美丽的惊喜。
我们在历史中诞生,却又被历史遗忘。所以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要做最无畏的追求者。
年幼的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目睹着母亲受到继父的伤害,同时自己也经受着来自这个世界的伤害。可就算这样,在人间中,他在忙于生计的同时仍不忘学习,追求自己的作家梦,最终名载史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黑暗现实中,陶渊明因“质性自然”而不愿“口腹自役”,归隐田园。虽然饥寒交迫,但他获得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这样的“获得”又岂是酒肉饭菜所能相比?初提“进化论”的达尔文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们的讥讽和挖苦,但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一如既往的追求真理,终于获得肯定和承认。
做一个无畏的追求者,无论有没有得到,都已经值得。这便是《*的葬礼》使我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