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有一篇求贤诏:“吾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他提到要让各地方的二千万官员都去寻找各地隐居的贤人,与他一起“共安利”天下。当时的贤人差不多都像先前的许由、伯夷、叔齐,躲在深山中思考人生哲理。汉高祖求贤是多么的心切,在诏末还写道“觉免”:如果发现有贤人而没有上报的,这些官员一律免官。
到了隋朝,统治者想一改九品中正制,振作国威,创立了科举制度。没几年,隋朝灭亡了,唐太宗看着鱼贯而出的新科进士,高兴地大喊:“天下贤士,都入吾彀中矣!”那时的科举公正公平,谁都没想过贿赂主考官,或是主考官偏袒谁的事,而且人们的素质也很高,晏殊在殿试时得第一,但遇到做过的题目,诚实上报,申请重考。
到了明清两朝,科举成了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写八股,要照四书五经的思想写,格式也定死了,考生们就无法写出自己的思想,于是当时在思想上一度出现万马齐喑的现象。(当然其中还有文字狱的原因。)正因为难写,贿赂考官的人就多了,作弊的人也多了,导致唐伯虎之类的事件,南北榜这样的怪状层出不穷。所以一甲第一名很多都是通过一些不可告人的方式取得的。那么“穷秀才”夺魁的机率更少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认为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就吸取了科举考试许多好的经验,摈弃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思想禁锢等,演变成为了新时代的“新科举”。现在的“新科举”形式更灵活了,范围更大了,也更公正了,考生无论贫富贵贱,全凭实力说话。“穷秀才也能当状元”了,这给废寝忘食、奋力学习的学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但不是也有作弊的现象吗?就像“抢手”代考之类的。但是国家也不是正在不断的改进吗?提升了检查系统,在一个考场里只安排了三十几个考生,却有两个监考老师监考,还有摄像监控,以及网上阅卷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考生们不敢作弊。
但再严格的考试也有漏洞,作弊情况时有出现,有的被发现了,也有没被发现的。这就要靠人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了。上文所说的晏殊就是一个好的例子。遇到做过的题目,这本不应该算作弊,但他诚实上报,也为以后的考生作出了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对于考试,我们要有好的纪律和作风,看看身边,就算是中学生,甚至于小学生,作弊的案例数不胜数。那他们愿意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不好的成绩吗?也不愿意。作弊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有的人只能东看看,西看看,小偷小摸似的成功机率很少。还是需要考生对学习有正确态度和观念。认真对待学习,“知之为知之”,求理解、明白、掌握,而不是考试。如果违反考试纪律,考试还有什么意义?考试一旦失去意义,没有什么用了。
考试,中国人考了一千多年了,考场里进进出出的,也有几亿员考生了 。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