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小,我生在三门峡,长在三门峡,却很少在这座城市中走走看看。暑假,我应约来到了风景区的蛤蟆塔下。穿过景去内的林荫道,远处夕阳中,高耸着一团黑影。它有棱有角,影子...
从小,我生在三门峡,长在三门峡,却很少在这座城市中走走看看。暑假,我应约来到了风景区的蛤蟆塔下。
穿过景去内的林荫道,远处夕阳中,高耸着一团黑影。它有棱有角,影子的四周装有风铃,从下自上逐渐收敛,轮廓呈抛物线形。走到塔前平台的楼梯下,蛤蟆塔与繁茂且有些灰头土脸的树木掩掩映映,毫无违和感的融合在一起。
站在小广场上,所面对的是高26.5米,塔围约为21.6的蛤蟆塔。虽说26米的高度称不上让人震惊,但要知道,这座塔建于公元1177年,距今800余年。这座叠涩密檐式塔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檐则用菱角牙子砖和叠涩砖层砌成,共13级,且每层高度均与递减,显得秀丽俊俏。
听一行人说,以前这塔上的铃铛还会响,但从没听到过,塔前的石臼是因为若用石头敲击石臼,塔中会传来蛤蟆的叫声,这也是为什么“宝轮寺塔”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蛤蟆塔”。相传,塔内原有一对金蛤蟆,所以,人们敲击时所听到的声音很响亮,但后来喇嘛僧将雄蛤蟆盗走,响声不如从前洪亮了。其实,它与北京的回音壁,山西的莺莺塔,四川的大佛寺石琴同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那令人感到惊奇的叫声也就不能解释了。然而在一次黄河泛滥时,河水淹了这座塔,风铃不再响了,蛤蟆声也消失了。后来才知道,它曾经经历了16次地震,其中4次破坏性地震,塔身依旧基本完好。
站在塔基旁,我似乎能听到这饱经沧桑的塔在呼吸,我似乎感到它的心在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