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斗转星移之间不知流逝了多少日子,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文人墨客,贤人志士已成为过往的尘埃,化为了星星点点。可身为华夏儿女的我,又怎能忘记那位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倾听海的诉说,当年的林则徐以“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慵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尽心竭力地为治国安邦出谋划策,从而国泰国安,繁荣一时。“一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定“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刺骨的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和水流情况,绘图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在海的潮浪声中,我又不楚遮面叹息。
坚忍不拔的风浪虽能将那巨石穿透,可无论浪潮涨得有多高难免会有退潮的时候。
林则徐——人民的英雄,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身先士足,鞠躬尽瘁。可尽管他力抗外敌,成为一代民臣,为后人赞颂。可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在朝中受到许多大臣的挤兑,使林则徐这位一生坦坦荡荡的正人君成了一位朝廷的“罪臣”,忍气吞声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的生活,功臣却成了“替罪羊”。大海之中的啸声与我的心情同出一辙,不约而同地向这世间变化无常地沧海桑田发出不满尘世的悲鸣。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了起来。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迫不及待地向虎门滩涌去……虎门的销烟就此散去。我仿佛身临其境,又回到了往昔,望着眼前的一幕幕如轻烟就此散去,我不禁仰天大笑,对那些昔日趾高气扬的外国佬们说:“看吧,东方雄狮起来了!”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高绝顶我为峰。”同学们,让我们沿着林则徐的足迹,带上这样的豪情壮志,兢兢业业地走上复兴的中国梦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