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文化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品德与文化

来源: 作文大全2024-10-27 12:45:06
导读:品德与文化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即文化,外在的修饰,后天的积累;“质”即品德,内在的修养,朴素的本质。品德与文化辅车相依,...

品德与文化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即文化,外在的修饰,后天的积累;“质”即品德,内在的修养,朴素的本质。品德与文化辅车相依,缺一不可,我们只有内外兼修,相益而进,一个人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而一个社会才能和平安定。

个人的成就需要以品德为底色,以文化为外在条件,德才兼备,方可成大器。闻一多,朱自清,无不是博学多才,在诗词、戏剧、文学创作等方面造诣高深,一方面,他们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的文学家、作家,另一方面,他们“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们亦是刚正不阿,视死如归的英雄,及品德与文化于一身,最终成就一个君子。

社会国家的安定需要品德与文化和衷共济。自古以来,礼乐作为传播品德文化的载体,治国安邦,教化百姓,“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舜靠美德受禅天下,以仁德治理天下,因此《韶》内外兼美,而周武王以武力征伐以取天下,《武》虽然在形式上也是悦耳的,可是却不善。正是因为尧舜崇尚仁德,以仁爱的品德为基础,民间形成了良善风俗,百姓归顺与君王,国家能够长治久安,而武王崇尚暴政,失去了人性的品德,民间因此有暴戾之气,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国家覆亡。

反观当今的社会,四年级的小学生可以暖心的在公交车上让座,而一些大学生却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同时欺骗老人。我们细思极恐,堂堂高材生竟还没有小学生品德高尚,同时也反思,是否是当下教育过于急功近利的缺失,也许老师家长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品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应以立德树人为本,不汲汲于名利,学生才能提升修养,学以成人。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社会与时代的使命,唯有将品德与文化融合,文质彬彬,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推动社会与国家进步发展。尽善尽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