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关于立春的习俗作文
第一篇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这里呀,春天在这里。”啊,“201x年的春天,你来得太早了些……”今天是立春,不过据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雪。听着就很棒,刚立春就下雪,这场春雪来的多好。但是呢,201x年的冬天连个雪渣子都没有。没办法啦,只能期待今年的冬天了。不是立春燕子归来么,怎么我光看见麻雀了,连燕子的剪刀尾都没瞄见。莫非天气太冷,可我连羽绒服都脱下了。好吧,我跟燕子又不是同类。春天是人们所向往的季节,人们总是在这个季节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就开始插秧、种田,小孩开始风筝。其乐融融。
第二篇
一年所有的节气,第一个便是立春。可想而知,其地位之重要,讲究、习俗,也是五花八门。
“立春,亦俗称‘打春’、‘咬春’、‘报春’,这和历史上许多围绕立春而演化出来的民俗有关。”朱伟介绍道。
打春,说的就是乡民们以麦米豆抛打春牛,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古代还有这样的传说:立春将到之际,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地里挖个坑,然后把羽毛等轻物放在坑里。”朱伟徐徐道来,“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会从坑里飘上来,即刻便是立春时辰。人们便开始放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过去,南方还有摸牛脚之俗,所谓“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
吃食,自然也是少不了的。立春时刻,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几口萝卜,即为“啃春”。传说在这一天吃萝卜,医治了不少村庄的瘟疫,重回平静安乐;也有说法是萝卜可“解春困”,由此而形成啃春习俗。
另外,从唐代开始出现了春饼。在北方,卷饼用生菜为“春盘”,南方则流行吃春卷,馈送亲友或自食。这一系列食俗又统称“咬春”。
迎春神,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节俗活动。古代“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在清代,各州县的地方官员,还会在立春之日会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完毕后,人们要将彩纸扎成的“春牛”打破,儿童们便争相食春牛腹内抛洒一地的干果食品。
立春作文写作素材
立春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节气各地的习俗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一、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四、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养生
一、御寒防风
“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故在此时,保健养生应防风御寒,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二、饮食调养
饮食忌酸忌辣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宜食“升发” 食物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
立春宜吃的“升发”食物列举
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蔬菜: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黄花菜、蕨菜、莴苣、茭白、竹笋、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茄子等。
适宜的调味食物:生姜、葱、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
宜吃的甘味食物: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等。
三、适度锻炼运动
立春过后,在生活习惯上,人们要逐渐晚睡早起。而且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也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四、精神调养
春节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情绪抑郁,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宽阔,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发出来。有效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更多二年级作文分享:
1.小学二年级立春的传统作文(最新)
2.小学二年级描写春天的作文
3.小学二年级关于年例的作文(共三篇)
4.小学二年级描写春天的作文200字
5.小学二年级作文:今年春天我很快乐
6.小学二年级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7.小学二年级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