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情若连环》赏析_苏轼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沁园春·情若连环》赏析_苏轼

来源: 作文大全2022-09-30 15:22:19
导读: 【作品介绍】《沁园春·情若连环》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早年时期作品。描绘了女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道出相恋双方的共同心病。为词人真切体验之作。这首词...

 

【作品介绍】

《沁园春·情若连环》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早年时期作品。描绘了女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道出相恋双方的共同心病。为词人真切体验之作。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婉转言情却不单调乏味。

 

【原文】

沁园春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⑴。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⑵。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⑶。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⑷。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⑸。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⑹。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⑺。须知道,口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注释】

⑴连环:连结成串的玉环,比喻连续不断。流水:流动的水,形容流逝的岁月。

⑵惊怪:感到惊异奇怪。沈郎:指南朝梁沉约,亦借指腰肢瘦损之义。潘鬓( bìn):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⑶好事: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⑷追想:犹回想。杳杳(yǎo):指渺茫。悠悠:指思念貌;忧思貌。

⑸凝眸:注视;目不转睛地看。惹起:引起。新愁:新添的忧愁。

⑹相思: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⑺伊行:她那里。

 

【白话译文】

感情就像成串的玉珠,悔恨如同流水,严重时是休。不必诧异,沈郎易瘦;也不必大惊小怪,白发先愁。总是很难禁止,许多魔难,你喜欢事教人不*。空追想,想想前欢杳杳,后来悠悠。

目不转睛的凝望。后悔上层楼。只是引起惆怅,新愁压住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封卷,密寄书信。考虑到他走,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眼泪收。要知道,这般的心病,两人心头。

 

【创作背景】

这首词选自明朝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传》卷八十三,《全宋词》未录。是北宋词人苏轼于早期所作,为描写古代女子思恋情人的闺情词。

 

【赏析】

整首词善于铺叙,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

上片首句“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依律,这组扇面对句,当以一领格字提起,此处连用两个“也”字,用以铺排叙说,一曰瘦,有如宛约一般,腰围减损,再曰鬓发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而发愁。“总是”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人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这种作法是从柳永词中学得来的。

 

名家点评

著名宋代文学学者孔凡礼《苏轼诗词选》:“这首词托男女之情恨,抒极不平的心曲。”

著名学者、作家周汝昌《千秋一寸心》:“相思风花,唯有坡公,余而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