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武帝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中国历史上的武帝

来源: 作文大全2021-09-05 07:31:09
导读:这里所说的“武帝”,是指“X武帝”,“X”当然是指国号。也就是说,皇帝的帝号“武”的。所谓帝号:一般地说,皇帝以他们的谥号相称,为帝号。而所谓谥号:是某重要人物...

这里所说的“武帝”,是指“X武帝”,“X”当然是指国号。也就是说,皇帝的帝号“武”的。所谓帝号:一般地说,皇帝以他们的谥号相称,为帝号。

而所谓谥号:是某重要人物死后,后代请名人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及谥法的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按照谥法的规定,谥号可以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这些惯用的名号之被选用,是使已故的君主具有理想化的形象。

秦朝以前,虽然称呼天子也用类似的帝号,但毕竟不是皇帝。秦朝的始皇和二世也不是帝号,是自称。而从汉朝到隋朝的皇帝,一般都称呼他们的帝号,唐朝开始,改用庙号称呼他们。一直到皇帝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明清,除了用庙号,更多的是用皇帝的年号。因为这时候一般一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了。(明朝还主要是用庙号,清朝虽然也用庙号,但是一般人,都只记得他们年号了)

由于帝号的流行期是(汉--隋),所以本文所讲的皇帝,也都是(汉--隋)时段的。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上皇帝共有500多位,绝大部分,都被后人所忘记,但很奇怪,凡是帝号是“武”的,在历史上,都不是无名之辈。

其原因:“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又明智的可谥“武”。像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中国历史上的武帝:

1.汉武帝刘彻 2.魏武帝曹操 3.晋武帝司马炎4.成武帝李雄

5.赵武帝石虎 6.宋武帝刘裕 7.齐武帝萧赜 8.梁武帝萧衍

9.陈武帝陈霸先10.周武帝宇文邕

所谓武帝,一般在军事上都有建树。大部分武帝,都是靠军事政变掌握实权当上皇帝的。四十四、中国历史上的武帝

1、最有名的喜欢发动军事武力的武帝: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景帝第九子,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

汉初,因连年征战人口减少,生产力不足,但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中国的国力已达颠峰。武帝即位后,著手开始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胁,重用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加上张骞的外交,令中国在国际舞台迅即揭。三十年的经营,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已俨然成为亚欧大陆东部霸主。在当时,*的地位如日中天。公元前二八年,北匈奴杀中国使节。八年后,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校尉陈汤利用西域各国的军队,和囤在西域的汉军,对北匈奴发起攻击,终于一举消灭北匈奴。陈汤在向*陈述发兵的理由说:“犯我者虽远必诛!”如此气概,現在的中华儿女也应汗颜!

2、民间知名度最高的武帝: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是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曾做出了特别的贡献。曹操执政期间,代表中小地主集团的利益,锐意革新;抑制豪强*的发展,打击拥汉反曹派;主张唯才是举,重用有真才实干的文人武士;调整赋税,恢复盐铁官营;兴修水利,组织军民屯田。增加粮食,发展经济;重视教育,移风易俗。是混乱的局势安定了下来,使残破的北方城乡改变的面貌。

曹操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大小近50次战役,既打硬仗恶仗,又打智仗巧仗,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整理了孙武的《孙子兵法》,写了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他的军事思想,主要是“重战”、“慎战”、建立强大的军队、保障充足的给养、以法治军、赏罚分明、灵活运用机动的战略战术等,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光辉杰作。

曹操武艺高强、博学多才、擅长书法、围棋、通晓音乐歌舞和工程技术。在文学上,以四言诗见长,悲凉慷慨,气势宏伟;散文多是政令军策,意到笔随,简洁明快。还借政治地位倡导文学,奖励作家,尊重创作个性,开展文学评论,是建安文学的领袖。

曹操的从政治理国家的思想是法表里,诸家杂糅。以强权政治和仁义道德相结合等。在思想上,以务实闻名。曹操一生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其非凡的文治武功为自己树里了丰碑。他性格多变,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文人认为他是绝世之奸雄,也有人说他是绝代鬼才。曹操是个永远值得争论的名字。

3、祖父辈皆英雄,儿子却白痴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司马昭长子。曹魏末年,祖司马懿、伯司马师、父司马昭相继控制朝政。魏咸熙二年(265)司马炎为相国、晋王,同年十二月代魏称帝,建立晋。太康元年(280)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晋武帝采取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晋武帝鉴于曹魏末期为政严刻,风俗颓废,生活豪奢,乃“矫以仁俭”,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人五斛,免逋债宿负,诏郡国守相巡行属县,并能容纳直言。还重视法律,亲自向百姓讲解贾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并亲身听讼录囚。

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他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特别是,特别溺爱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武帝撒手人寰,白痴皇帝继位,是为晋惠帝。

4、流民皇帝:成武帝李雄(274~334)十六国时期成汉的建立者。字仲雄。巴氐豪强领袖李特第三子。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人,后迁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李特率流民起义,以雄为前将军。303年,李特被益州刺史罗尚击杀。继任者李流旋亦病故,雄以大都督名义继续领导流民作战,驱逐罗尚,攻占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以范长生为谋主。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李氏封建政权在6郡流民反晋斗争中建立,史称“为国无威仪,官无禄秩,班序不别,君子小人服章不殊”。但李雄虚己爱人,授用皆得其才,并兴文教,立学官,简行约法,政治较为清明。注意发展生产,赋役较轻,男丁1岁谷3斛,女丁1斛5斗,疾者减半;户调绢不过数丈,棉不过数两。多次遣使东晋朝贡,遣将开拓疆域。死后由兄荡之子班继位。

5、残暴过度的武帝:赵武帝石虎(295~349)后赵皇帝。字季龙。羯族。石勒从子。幼时由石勒的父亲收养,因而也被认为是石勒之弟。性残暴而骁勇,善用兵,跟随石勒屡立战功。319年,石勒称赵王、大单于,以虎为单于元辅。石勒称帝,授太尉、守尚书令,进封为王。334年,废石勒子石弘自立,称居摄赵天王,次年迁都于邺。337年改称大赵天王,349年称帝。石勒统一了的北方,政治相当稳定,经济比较繁荣。石虎利用这个条件,穷奢极侈,大兴土木,滥夺民女,暴虐荒淫。在对外方面,他与辽东的前燕慕容氏、河西的前凉张氏多次作战,互有胜负。对于东晋,几次聚集舟师,大造船舰,准备浮海和渡江进攻。甚至还想灭成汉以夺取巴蜀。但石虎的暴虐统治和残酷压榨,使境内起义不断,特别是流民乞活部队和梁犊领导的起义军,给予石虎统治巨大打击。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大臣火并。太子石世立三十三日,为兄石遵所杀;遵立一百八十三日,为兄石鉴所杀;鉴立一百零三日,为冉闵所杀,后赵亡。在襄国称帝的石祗,也被冉闵消灭。

6、杰出军事家一代名将:宋武帝刘裕(363~422))南朝开创者。字德舆,小名寄奴。父刘翘曾为郡功曹,早亡。刘裕少贫困,以樵渔及贩履为生,曾为北府兵将领孙无终冠军府司马。隆安三年(399)任前将军刘牢之参军,随从镇压孙恩起义,累官建武将军,下邳太守。桓玄反,入建康自立为楚王,并翦除北府兵旧将领刘牢之等,提拔刘裕使镇南沿海的孙恩余众。刘裕对桓玄外示恭顺,内则团结北府将士伺机反抗。桓玄逼安帝退位篡晋后,刘裕于元兴三年(404)与刘毅、何无忌、檀凭之等二十七人自京口起兵,杀镇京口的桓修,次年击溃桓玄。桓玄挟安帝退往江陵,后为刘毅所统率的北府兵击垮,安帝回建康复位。刘裕以平乱功,加侍中,进号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京口。义熙四年,以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入京辅政,独揽朝权。占据山东地区的鲜卑慕容氏南燕政权乘东晋衰乱之际屡次侵扰东晋边境。义熙五年二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刘裕兴兵北伐。四月,率水军从建康北上,沿淮河,越大岘,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收复青、兖两州,追获慕容超,斩首建康。七年,镇压卢循起义军。八年,消灭“不能居下,终为异端”的刘毅,以及可能形成威胁的诸葛长民、晋朝宗室司马休之等,清除异己*,巩固了后方。九年,西攻谯纵,收复巴蜀。十二年,后秦主姚兴病卒,子姚泓继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刘裕乘机率大军分兵四路北伐后秦,进攻关洛。途经黄河,击败北魏军,翌年进克洛阳,至潼关,命大将王镇恶直趋长安,姚泓投降,后秦亡。晋军收复长安,在少数民族统治下达百年的汉族百姓纷纷向往。这时因留在朝廷坐镇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病故,刘裕怕政权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刘义真镇长安,王修、王镇恶等率兵万余辅佐,自己仓猝返回建康。长安留守军内讧,夏主赫连勃勃乘机夺取关中。刘义真虽*撤出长安,但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已为南朝版图,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谢安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

刘裕南返后,加相国宋公九锡之命。安帝死,恭帝即位,征其入辅,封为宋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他在称帝前后,注意节俭,整顿东晋朝纲弛紊的局面,抑制豪强,杀奴客纵横的京口刁逵,把刁氏成万顷土地和大量家财分给贫民;以后又杀隐匿人口的余姚大族虞亮,以图限制兼并。废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赈百姓,禁止豪强封固山泽,继续依界土断,将定居在江南的北方侨人编户纳税服役,精简了侨州郡县。还减轻刑罚,亲自听讼,兴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江南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为元嘉之治(424~453))“氓庶繁息,余粮栖亩”的状况奠定了基础。

 7、酷爱射雉的武帝:齐武帝萧赜(440-493)父萧道成,母刘智容。高帝死后继位,时年43岁,在位12年。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他曾帮助齐高帝夺取帝位。他历任州郡之官,积累了一些治国经验,所以即位后能够继续齐高帝所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孜孜于国家政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齐武帝在闲暇之余喜欢射雉,甚至达到了*的地步。

齐武帝常在庄稼生长季节率人去射雉,所以不时毁坏庄稼,招致老百姓的詈骂,再加上晨出晚归,荒废朝政,所以引起大臣们的激烈反对。萧子良多次上书劝谏,出于同宗的缘故,齐武帝虽然没能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也没有怪罪,反而加以重赏。但是左卫殿中将军邯郸超的遭遇就完全不同了。公元488年,他上书谏射雉。齐武帝表面接受他的意见,不久就借故将他杀掉了。齐武帝对射雉之爱好达到了妨碍政事的地步。

也许觉得自己射雉活动糜费过度,齐武帝临崩之前下诏:“举凡各种靡费,都应当停止。”魂断之前,有这样的觉悟也是颇为难得。不过,关于为什么喜欢射雉,齐武帝有一番高论,说野雉虽然蕞尔小物,却也耿直可爱。我们不知道小小的野雉,其耿直之处究竟在哪里。齐武帝爱好射雉的缘由真是奇妙难解。

8、最传奇的文武全才和尚皇帝:梁武帝萧衍(464-549)萧衍是汉代相国萧何的后代,寿86岁,是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长寿皇帝,仅次于清朝的乾隆——但是乾隆是老死的,他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活活饿死的皇帝——汗颜,皇帝都能被饿死!萧衍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专的帝王。《资治通鉴》说梁武帝"博学能文,阴阳、卡篮、骑射、声律、草隶、围棋元不精妙。"而其天生就具备的文采和军事才能,在他7、8岁时就给他带来了显赫的声誉。

在南齐时历官宁朔将军、雍州刺史。军事才能显赫,和帝中兴二年,平定了齐朝内乱,通过“禅让”的形式代齐即皇帝位,建立梁朝,在位48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都城建康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并涌现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出现一个"花团锦簇"的"文化盛世"。

他提倡尊儒崇佛。天监四年(505),建国学,开五经馆,培养大批士族子弟和一些来自寒门的子弟;制定礼乐,在宫城之西设士林馆招收学者;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注重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他颁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献礼行贿,积极倡导纳谏,在皇宫门前立谤木肺石,旁置一箱,让百姓投放书写官吏的善恶是非的材料,对官吏进行监督。

同时他也是南北朝杰出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奋,博学多通,才华横溢。年轻时常与社会贤达交往,与文坛新秀沈约等7人共游,号称"竟陵八友"。在梁武帝的倡导下,粱朝成为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最为活跃的一个朝代。梁朝共存在五十六年,在此期间,文学家辈出,作品数量极为丰富,文坛繁荣的景象为其他朝代所不及。李延寿在《南史。文学传序》中说:“自中原鼎沸,王马南渡,缀文之士,无乏于时,降及梁朝,其流弥盛。”这个评价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梁朝文学的繁荣发展与梁朝诸帝王推尚文学、奖掖文人,尤其是他们本身大力创作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梁武帝的影响和带动下,萧氏家族能诗善文者不少。梁武帝的长子萧统、次子萧综、三子萧纲、六子萧纶、七子萧绎、八子萧纪,孙子萧詧等都有诗文传世,而且大部分在文学史上享有一定的声名。所以,萧氏一门也可以称得上文学世家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把萧氏一家与曹操父子相提并论,认为“帝王之家,文章瑰玮,前有曹魏,后有萧粱”;(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魏武帝集题辞》)“南朝齐粱以后,帝王务以新词相竞,而粱氏一家,不减曹家父子兄弟”。(清。贺贻孙《诗筏》)

 9、以姓为国号的武帝:陈武帝陈霸先(503~559)南朝梁名将,陈开国皇帝。字兴国。好读兵书,长于谋略,精于武艺,处事明达果断。初随梁广州刺史萧□任中直兵参军,因功升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后任征北大将军、镇卫大将军等职。梁大宝元年正月,在始兴起兵讨侯景,次年与征东将军王僧辩会合共进。天正二年(552)三月,他领军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侯景率万余人、800余铁骑,列阵对峙。为了分其兵势,以强制弱,他命诸将分处置兵,并遣弩手2000横截其后,以铁骑全力出击,经激战,大败侯景。因功授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今属湖北),梁元帝被杀。陈霸先与王僧辩在建康(今南京)奉萧方智为梁王。四年,王僧辩屈事北齐,迎立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梁帝,陈霸先苦劝无效,遂将王缢杀,立萧方智为帝。不久,在抗击北齐攻建康时,他适时集中兵力,攻守交替,并截断对方粮运,大败10万北齐军。因功封陈王。太平二年十月代梁自立,国号陈。永定三年病逝。 中国有许多人都是以国号为姓,只有唯一这个人是以姓为国号。

10、中国武帝的楷模——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字祢罗突,鲜卑族人,他当了十八年皇帝,死时仅三十五岁,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杰出的皇帝。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子,据说他“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宇文泰因此很喜欢他,常对人说:“成吾志者,此儿也。”青少年时代的宇文邕,前途平坦,十二岁时就被封为辅城郡公。后来孝闵帝即位,他又被拜为大将军,出镇同州。明帝即位,宇文邕“迁柱国,授蒲州刺史,入为大司空,行御正,进封鲁国公,领宗师,甚见亲爱,参议朝廷大事”。宇文邕性格沉稳,不爱多说话,但如果有事问他,他总能说到点子上,所以明帝曾感慨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北周武帝即位时,北周政局十分不稳,关键原因就在于宇文护垄断了北周实权。

宇文护,又名萨保,是宇文泰的侄儿。西魏时,曾任大将军、司空。556年,宇文泰病重临终之前,曾郑重地对宇文护说:“吾诸子皆幼,外寇方强,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努力以成吾志。”宇文护表面许诺下来。第二年,他拥立宇文觉为帝,建立了北周政权。宇文觉“性刚果,恶晋公护之专权”(《资治通鉴》卷一六七《陈纪》一)。宇文护见他不服,不久就把他毒死,另立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北周明帝在位不过短短四年之久,宇文护又将他毒死,改立北周武帝。

周武帝深知宇文护*已经长成,所以刚开始时,他不敢暴露自己对宇文护的不满。有这样一件事说明了他的谨慎和精明。有一次,周梁躁公侯莫陈崇随周武帝一同到原州,夜里,他执意回到长安去。众人都认为这件事有些奇怪。陈崇自以为聪明,便对自己周围亲近的人说:“吾比闻术者言,晋公今年不利,车驾今乎夜还,不过晋公死耳。”有人把陈崇的话传了出去。周武帝听说后,立即召诸公于大德殿,当着众人的面责骂陈崇,陈崇惶恐谢罪。就在这一天夜里,宇文护派兵冲进陈崇住所,迫使他自杀了。周武帝这样做,起到了表明自己对宇文护决无二心的作用。不久,周武帝又用韬晦之计表彰宇文护,诏称:“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资治通鉴》卷一六九《陈纪》三)

公元572年,周武帝决心铲除宇文护。一天,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周武帝便与他一同来见太后,周武帝一边走,一边对宇文护说:“太后春秋高,颇好饮酒。虽屡谏,未蒙垂纳。兄今入朝,愿更启请。”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篇《酒诰》交给宇文护,让他以此劝说太后。宇文护进到太后居处,果然听从周武帝所言,对太后读起了《酒诰》。他正读着,周武帝举起玉珽在他脑袋上猛地一击。宇文护跌倒在地,周武帝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护,泉心慌手颤,连砍几刀都没有击中要害。这时,躲在一旁的周武帝母亲弟弟卫公直跑了出来,帮忙杀死了宇文护。诛宇文护,是北周武帝一生中的大事。它使周武帝避免了走短命皇帝的老路,把北周从内乱倾轧中解救出来。

宇文护被杀后,北周的大权才真正开始掌握在北周武帝手中。周武帝除去了心头之患,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在父亲宇文泰所建立的基础上,终于使原来弱于北齐的北周,转弱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