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花灯节。还记得儿时,每逢到了正月十五,我都会趴在窗边,吃着细腻绵柔的元宵,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见各种美丽的花灯照亮黑夜,我就会拉着父母亲的手,跑到大街上喊着要他们给我买花灯,各种各样的花灯,有时也会挑花了眼,但是总能够买到自己最心仪的那一盏。
今年的花灯节也在马不停蹄的奔来,但在它到来之前,我们也在亲手制作一份宝贵的礼物。在2月28日下午,我们的小记者团开展了“我来做花灯”实践活动。花灯,又叫灯彩,造型奇特,种类多样,有兔灯、鸡灯、飞机灯、蟾蜍灯等等,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花灯节)的时候展出,展现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我国流传甚广且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宝鸡日报社请来了陇州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文科老师来教我们做花灯,他说制作花灯也是一个费时费工的事情,需要破竹、削篾、扎骨架、糊纸、涂色等一系列的步骤。李文科老师还特别展示了一个精致的蟾蜍灯成品,花花绿绿的颜色以及形状的奇特都特别讨人喜欢,也足以看出老师手艺的精湛。我们组制作的是兔子灯,稍微有些难度,老师教我们往扎好的竹篾上糊上一层亮黄色的薄纸,然后再用调好的染料点缀一番,再糊上耳朵和尾巴,兔子灯就做好了。虽是第一次制作花灯,还有些不精致,但是将这盏亲手做的花灯送给在元宵节总是为我买花灯父母,也算是一样饱含着浓浓的爱的礼物吧!
话说光学会做花灯可不行,也要了解一些有关元宵节的习俗。
74岁的民俗研究专家李福蔚老师也为我们小记者讲解了一番,元宵节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农历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有开始的意思,元宵,即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月圆象征团圆、圆满和明亮。元宵节还要吃元宵即“汤圆”,预示着团团圆圆。到了晚上人们还会互相赠送花灯,展花灯,有着家中儿孙满堂,人丁兴旺的好象征。
“白天热闹的灯市,红红火火,繁花似锦;晚上万家灯火,晶莹闪烁,尤其是县城条条街道掌灯挂彩,爆竹声声,一派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景象。”如此红火的花灯节,如此热闹的小世界,还有什么能像这正月十五里来,如此的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