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希望自己是个心如止水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像白纸一样,“忘记悲欢的姿势”。可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面太大的湖,些许的风就可以让我波澜起伏。很多时候毫无征兆的悲喜在一瞬间就可以将我淹没。——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
身边的同学好多都看过这本书,说一般,没怎么看懂到底将什么,越是他们看不懂的觉得没意思的我就想去看看,于是宿舍角落里的这本《爱与痛的边缘》被我拿起开始品读起来。这是郭敬明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以前的些许事情。从高中开始到参加新概念作文的路程。同时也从文字中流露出他的真情实感。
现在,他自主创办的《最小说》也成立了大约三周年。在这几年里,有的是辛酸,有的是坎坷不平。但他走过来了。现在的他是一个成功人士,是一个了不起出色成功的80后作家。在这本书中有介绍写作他的父母、朋友、老师等等,也有他的小说,无不体现他的个人才华。高中阶段时期的他,为了家人选择了理科不惜代价的放弃了自己最喜爱的文科。他那种为写文章而无昼夜之分的精神令人倾佩。
从这本书中,我们难免不会发现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孝顺自己的父母,珍爱朋友。既而也让我清楚了: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半途而废,迎来更多的是得到自己内心的遣责却不是别人。正如但丁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啊,处于现在的现实社会中,没有人不戴着面具生活,谁能想的到,在某一天,别人会突然摘下那个和善可亲的真实面目,而露出一副狰狞的面孔,那是深不可测,带有阴谋的将你无情的推入好似无底洞的万丈深渊。因此,我认为只有自己的笔最可靠,它不会背叛你,它也不会终日戴着一副假面具来面对你,它任劳任怨,它是自己最贴心最真诚相伴的好朋友。
它会将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想说却又难以说出口的事情写下来。似称之为秘密写下来后填进秘密本里,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小偷窥视。它仍不会在你无奈之时将你抛弃。虽然它不会说话,只能无语,但是它自己知道它的心。做笔的它当之无。
2、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
以前曾在电视上看过有关郭敬明的介绍,一个小孩能写出那么多美丽忧伤的文字,让大家很喜欢,总觉得他很了不起。近日有幸在网上读了他的散文随笔《爱与痛的边缘》。文章写的很随意,很舒展,淡淡的忧伤,成长的困惑,孤傲的性格。他说我是一个仰望天空的人,我仰望天空时是身边没有一个人,别人看不到我,所以我是孤寂的。每当夜晚来临时,我关掉灯,一个人坐在孤寂的角落里倾听音乐,让硕大的空虚包容着我。他说他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喜欢安妮宝贝的放逐,喜欢窦唯低訴般的音乐……很美很美的文字,读的使人入迷,使人心醉。
读郭敬明的文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那种青春年少时的忧伤、无助、困惑,有明媚的理想,有现实的压力,有纯纯的情,有一颗纯净而向往美好的心,一种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年少记忆,却被郭敬明这样随意挥洒了出来。我是一个黑夜比白天长的小孩,为了使自己过的快乐一点,我喜欢上了写字,前世我一定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帮凶,这辈子却要用不停地写字来弥补前世的罪过。郭敬明如是说。从他的文字里我读出了聪慧、温和和自信,十六岁的他便开始了文字生涯,十八岁时已经很红很红,用少年天才来形容他已是很生硬了,他就是一个喜欢写字,有着敏感神经,纯净心灵和忧伤思绪的小孩,一个能让很多人能够因他喜而喜,因他悲而悲,年少的孩子会因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而喜欢他,成年人会在他的文字里回忆年少时青涩的美丽的时光。
3、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
很喜欢读郭敬明的书,因为他总能把一切写的够真够切,能把他成长的每一次经历和感动都准确的转换成文字,能够用朴素的感情诠释内心最复杂的挣扎。
在《爱与痛的边缘》这本书里,我们总能感觉到淡淡的忧伤。然而,忧伤,淡淡的,而且还得小心翼翼的掩盖好,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两个字——虚伪!但周围的我们,大概也会不可避免的陷入这个世俗的漩涡。因为谁都喜欢把自己扮演得像电视剧里面的男女主角那样,快乐得看不出有丝毫哪怕是一丁点的阴冷忧郁。谁都有权力给自己本来就害怕受伤的自尊心一个更虚拟的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心安理得的顺着别人羡慕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我想这可以说是社会的进步,只不过是进步在定型好的框架内而已。我并不反对那种可以让自己显得有点成熟的虚伪,就像不反对我伤心时也喜欢在QQ上挂个微笑的表情符号一样。这世上有很多的幽默的规矩是要我们不学就懂,而且还得循规蹈矩地去遵守的!这好比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是美丽地闪着琉璃的色泽,不是所有的岁月都能汇聚成一首流传不衰的歌谣一样,可是我们都喜欢把时光摧生出来的故事说成是无懈可击的精彩,说成是永不消失的雨后彩虹。无可否认,最完美的东面其实才是最破烂,不堪的残缺。
看完这本书那时,成绩已经将我的心灵摧残的疼痛、脆弱和敏感。就像他散文中提到的:一半明媚,一半忧伤。过着不分白昼,夜暗颠倒的日子。有的时候,停下手中的笔,总是无奈的感受到手指生理上的麻木,还有心理上哀怨的愤怒。那时候多需要有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可以流泪的乐土,可以被鼓舞,可以让我振作的地方;那时候多希望有可以交流的人,多渴望有一点可以真正被放在心里一辈子的回忆。然而,也只有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我才会高兴一些,面对作业题目,我只剩下无助和悲凉。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我再也没有兴趣面对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题目时,值得庆幸,我可以捧起这本书,我可以*。放肆得流泪,为我和作者共同的心绪和处境而感怀。
“我是喜欢站在一片山崖上,然后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一幅一幅奢侈的明亮得奇春,泪流满面。”面对中考,面对时光,我读这样的句子。
我想,每个人的生活故事都会在自己编织好的花篮里得到不同的绚烂不同的丰盈,但终有一点还是相同的,那就是谁都渴望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得到相同的温暖。
4、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
我想郭敬明是一个极富文采的人。看完一个人的散文集才可看出一个人的文学功底。这是我在读完他的〈爱与痛的边缘〉后发出的感想。
在书中我比较喜欢的文章是“消失的天堂时光”及白昼明媚中的所有文章。“围城记事”和“我上高二了”是最直接最悲壮的两篇。现在我也要宣布这句誓言了。我上高二了,有种上战场的味道。我们学校也如同围城一样,甚至每个教室就像一见见牢狱。坐在其中感到深深的无奈。郭敬明有一句被我们公认的经典的话,“高中三年就是长达三年的凌迟,最后大家同归于尽。”我给同桌,一个天天悠闲——自娱自乐的“智者”看了看这句话。他笑了笑,又继续着他的游戏。我想他应该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吧,果然随即便甩了两个字,“经典,”藏在这句话背后的则是深深的无奈。我要上高二了,译:studyhard。
“80后,”话说我们这些“90后”开始崛起了。我们又代表着什么呢?看看自己吧。背着重重的躯壳以龟速前进,看着时间在身边飞逝,却是无能为力。每天带着一副满面笑意的面具,只有自己一个人时,才会摘下面具,带着无奈与失措抬头望天。天空是那么蓝,蔚蓝,透澈,明净。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它不会受到凡世的污染呢?永远都保持着自己的那种宁静。为什么心累的人都会想要看天空呢?是为了让眼泪倒流吗?
很多人说,我们这代人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可是,他们都没有看到我们在重负下是怎样一步步变得钝痛,一步步沦落,深陷而无法自拔。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光速变化的社会,无奈与恐惧编织的网把我们束缚住了,无处可逃。
天空是一面透澈的镜子,我抬头看了看天,看看其中的自己,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勇敢。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