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首先来介绍一下《文化苦旅》的作者余秋雨。余秋雨,生于1946年8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苑”院长、上海图书馆理事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而《文化苦旅》这本书主要是由“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组成。在“中国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国文化的一条条天地之线,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串联起来,带给我们一场异彩缤纷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胁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址后汇编而成,其中对当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而最后的“人生之旅”尤其发人深省。作者通过谢晋、巴金、黄佐临、陈逸飞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何为苦旅”。语言感染,是人深切体味到那些文学巨人们所要面对的心酸而当然的人生。只是我依旧不知结束本书的那简短一句“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对过去人生的一次总结,还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说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我想借用一下黄佐临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极好,写了一本好书。可惜的是拿着这本书的我却称不上是个好读者。周国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浅淡过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的特征。他说了三点: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自知以上三点未能有一点达到,因而就只能粗略地说一些书中的感想较多之处了。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诺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而作者余秋雨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他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同样合适。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人物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和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花粉,请喜欢赏花的读者们原谅。
【第2篇】
文化苦旅——《蕴藏历史中的民族情感》
作者先从自己的童年与家乡开始写起,写到家乡的牌坊与小学,写到那些坚贞的女子,从文中可以感受到那其中浓浓的纯洁与坚贞,她们有着高尚的贞节,有着十分高贵的品德。文中还提到小学时的那种浓厚的师生情。最后写到小学后的离别,从而自然地拓展到了童年以后的更深的区域。
接着转到了祖国的河山。作者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上的三条天地之线,也是分界之线,从大的方面介绍了中国基本的地理形势,以及朝代历程,写到了欧洲人十六世纪后跨海对世界文明的毁灭。当然也毁坏了中国文明,从作者的字句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中那隐隐的悲痛,对祖国山河的摧残之严重,可以清楚的看出作者对那段历史的伤心以及对侵略者行为的愤怒。、
从广阔的山河过渡到了一些景色。其中一些包含作者的悲痛,一些包含了作者的赞美。悲痛中国近代的惨痛历史。《道士塔》中写到了王圆箓用三十英镑把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卖给斯坦因,这着实使人心痛,那可是敦煌莫高窟藏洞的稀世文物呀!更令人可气的是,居然是一个中国人帮助他完成的,而且这个蒋孝婉居然还为这一次帮助外国人盗走自己祖国的文物而洋洋得意。为什么会出了这些败类呢?这怎能不令人心痛呢?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作者的心在流血,整个中华民族在流血,整个国家在流血,每一个人的心都在流血。这是一种偷盗式的掠夺,是一种不公平的掠夺。但是这场掠夺的成功竟然取决于两个中国人,对此,我们还能再说什么呢?更痛苦的是祖国呀!
文中还写到了清朝时期的文字狱以及它败落的历史。清朝时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历史上最屈辱的朝代。清朝时期大规模的制造文字狱,杀人与流放是常事。他们的这一举动,使多少文人逝去,使多少文化界的精英逝去,又使中国文学界遭到了多大的打击,中国的文学有多长时间的发展停滞,甚至倒流。文学界的一颗颗巨星堕落了,文人们已经没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就像是死了的机器,无论对错,都成为只会效忠朝廷的“死人”,从而造成了“中原名士半辽阳”的惨痛局面。流放地众多中的最恶劣的一个宁古塔,是一个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其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而且流放株连规模十分巨大,全家,甚至全族。处罚之重,到了完全离谱的程度。这又造成了多少历史的悲痛,文化的倒流,从而造成了清*的腐朽落没,为后来中华民族的衰败埋下了严重的祸根。
这是一段令所有国人耻辱的历史,是一段十分黑暗的历史,更是一段可怕和悲痛的历史,我们应谨记历史,铭记那些悲惨的教训。
接着,便是世界级的大文豪苏东坡。他因为太有文采而遭小人嫉妒,而受人陷害,皇帝却听信谗言,顺从小人,只有一小部分人敢为他挺身而出,替他道出屈辱。
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皇帝亲小人,远忠臣,从而造成了一个文豪的辱屈。这是一段黑暗且可怕的中国历史。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中国文化史被牵进了深渊,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小人们却得意洋洋。
接下来,便是中国历史的骄傲了。都江堰、喀什等一系列的历史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光彩的一笔,它们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国历史的光辉,尤其是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胸中突然燃起一种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之情。只有中华文明得到了保留。
阅读《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历史的悲惨,但更多的是它的光辉灿烂。我们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发扬中华文明,为祖国创造美好明天。
【第3篇】
踏上文化之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
何谓文化?恐怕很难为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秋雨先生在书中说:“文化在发达之后,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迹。”是啊,如果没有生命,又何来文化?生命的繁衍不息也使得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而文化的宏伟殿基,又有多少高贵的生命在苦苦支撑?因此,作者说“苦旅”并非指旅行之苦,而指文化的创造之苦。于是,我怀着一颗对这些高贵生命的敬畏之心,虔诚地跟随作者的脚步,行走于天地之间,开始了对文化的探寻。
首先是“中国之旅”。作者对中华文化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开始了漫长踩踏。他说“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了寻常风景,因此也使我们变得轻松。”是的,无论你是达官显贵亦或是布衣平民,放下尘世的包袱,走在苍茫大地上,都会感到自身的卑微与渺小。来到都江堰,这个造福后代的水利工程竟然使我感悟到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道之道亦是水之道。无可以生有,柔中蕴含着刚强,看似对立的双方,都可以互相转化。
穿越到清朝,我为一些中国文人饱受蹂躏与摧残的经历感到锥心之痛。又为他们始终坚守的内心的高贵而大声高呼“你们让世界看见了真正中国文人的脊骨。”你们无奈被卷入官场纷争,注定成为争名夺利的牺牲品。在终身流放的境遇下,你们开始向寸草不生的土地上撒播文明的种子。千百年后,我要向你们传达这一份迟来的崇高敬意。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历史将宣判你们有功无罪。
其次是“世界之旅”。作者冒着生命危险贴地历险数万公里考察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古文明的遗址。我看到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文明毁于可怕的*。嫉妒、畏怯、猜忌使人们丧失了理智,只剩下近乎疯狂的互毁、灭绝与复仇。这不禁令人感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是多么不堪一击,先前奋斗的成果是多么容易毁于一旦。
作者又将中华文明与所有古文明进行对比,得出了“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是中华文明”的结论。为此,身为华夏儿女,我心中油然而生起莫大的自豪感。有些人总抱怨它、批评它,却从没看到它的伟大。难道饱经风霜,在历史风尘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它不值得我们夸奖几句吗?
最后是“人生之旅”。在这里,我又不得不向几位近代的文化创造者致敬,他们同样是支撑文明、创造文化的高贵的生命。谢晋导演灿烂的光环背后,原来还有作为父亲的心酸。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弱智,另一个则英年早逝。生活沉痛的打击反而使他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不幸之人却将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观众的心灵。还有温和的百年老人巴金,临死都遭受着他人的无故的诽谤,但他依然畅快淋漓地讲述真理、批判黑暗,面对恶语,他只是投来依旧温和的目光。
文化的探索将永不止步。感谢《文化苦旅》,带我穿越时空,贴近自然;带我追寻伟人足迹,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