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我的家乡在董浜的农村,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的需要,我们全家迁至梅李,逢年过节偶尔回去一次,而每一次的回家之路成了我难忘的记忆。
在我七八岁时,到了董浜,回家的路上全是令人恶心的黄泥,平时倒也还好,只是到了下雨天, 地上的泥巴黏乎乎的,行人的脚印、 自行车的轮印清晰可见。走过这一条泥泞的路,总会听见“咯吱,咯吱”的声响,听着就不舒服。农民一直抱怨:“这条路,唉!真叫人讨厌!”因此每次回家都成了我的“厄梦”。
过了一年,我再次回到乡下,忍不住乐了:瞧!之前的黄泥路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替代它的,是一条灰黑色的石子路,这下好了,可再也不怕雨天了!但是,车子开上去之后,仍会发出声音“沙拉,沙拉”,并且十分的颠簸,一摇一晃。
去年春节再回老家,我着实吃了一惊:“水泥路!”这条先进的水泥路长约500米,宽约四米,灰白色、平滑的表面,没有了黄泥路的脏乱,没有了石子路的颠簸,既美观又方便。村民时常自豪地说:“看,我们农村的发展也很快呀!”
是啊,望向宽阔的大马路,记得小时候马路上只有一个个行人,极少有交通工具,即使有也只是自行车、三轮车而已。现在不同了,路上有电甁车、摩托车,甚至有越来越多的汽车了。大街上,开起了一家家价廉物美的超市,让村民的生活非常的方便快捷,村民居住的房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焕然一新,每家每户都装上了彩色数字电视机,农民有的都用上了手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喜气洋洋的笑容。
踏上回家的路,我不禁由衷地感叹:“从黄泥路到石子路,再到整洁的水泥路,这不正是农村发展迅速的标志吗?”
【第2篇】
我觉得,最美的路,是放学时走过的那条回家的路。
骑着车,出了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第一条路。路的两旁种满了树,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遮住了阳光,让人有一种在森林中穿行的感觉。树上有鸟,叫声美妙动人,再伴着树散发的特殊香气,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到真有一种“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的感觉。路的两旁有空着的长椅,闲来无事坐在上面看几本古典文学,青春洋溢中又多了几分沉稳与静谧。
第二段路,穿过菜市与小区。小贩的叫卖声、各种车的车笛声、买菜人的说话声,许多声音嘈杂的交织在一起,没有了之前的青春安静,有的是更现实的、普通市井人民关乎蒸煮煎炸、柴米油盐的质朴而快乐的气息。再穿过一段石子遍布,坑坑洼洼的小区里的路,便进入了下一段路程。
第三段路,是吹着傍晚的风,追着夕阳西下,迎着微红的暮云,归家之前的最后一段路。那天边的云,随着时间而流走,甬道旁的树,叶子已微微泛黄,傍晚啊,在这条路上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一切都如此和谐舒适……
回家的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