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是刚上初一的那一天。那时,她坐在我后面,一听到好玩的事,我便背过身去与她畅聊片刻。久而久之,她竟成了最懂我的人。
初一的期末,班里放着《花木兰》的电影。我觉着无聊,便倚在她的桌子上,调侃着情节:“诶,你看那两个人……”“长得特别像你同学!”她接下了我的话,我小鸡啄米似的认同着。当一次又一次发生我俩的看法被同时表明的情况时,我们再也忍不住笑作一团,只剩下全班同学茫然的面庞。那时我便在感叹:怎么会有这么懂我的人!
一次,我与父母发生争执,又因说不出的原因,我点开了与她的聊天页面,“在吗?想跟你聊聊……。”“嗯!”很快便传来了回信。我望着屏幕突然不知要怎样开口,只好语无伦次地发了条语音,说着说着还忍不住哭了起来。接着,我的手机就被满屏的“啊”和“别哭,我在”刷爆了。我心中突然好像被什么浸满了一样,暖暖的。那一瞬我真正很想打破屏幕,冲到页面的另一段,抱着她,抱着这个最懂我的女孩不放。再一次,她的空间见证了我们的默契,“明天,我要给你全世界最暖的拥抱!”我,望着屏幕,笑了,满含泪水地笑了。
直到最近的一天,我才知道是什么让她一直如此地懂我。整天笑嘻嘻的她总喜欢写着一个系列的文章——《嘿!老头儿!》那是她与爷爷的故事。不知什么时候起,她不再提起这些故事。她难得严肃起来,对我讲述她爷爷的病情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女孩既要完成学业,又要照顾爷爷。甚至有时还会引来父母没由来的白眼,我突然心疼又愧疚。或许正是这种不平常的经历,成就了她顽强、乐天、善解人意的性格吧!也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善解人意的、懂我的人。
岁月静好,遇你不易,愿时光善待她——那个最懂我的人。
评语:(38分)文章语言细腻,事件之中情感的表达突出,结尾借助背景使文章的主题突出。但文章不足之处是叙事之中详略的安排不够好,结尾可借助集中的列举,呈现“懂”的同时使情节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