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抬头就可以看见满目的文字,也不由自主地听到一句句语言,语文便悠悠然的漂浮在我们身边,如同空气一般不可名状,却不能失去。我用自己的感觉去感触你的博大,聆听你的心律。
语文!你是怎样的充斥在我的身旁啊!
诗、词、曲是你的精华。一平一仄的押韵,或清丽动人,或伤感凄凉,或雄伟壮丽的珠玉一般的词句是你的瑰宝。它们让人感受到乡野的悠闲和山河的壮丽,也让人们感受到官场的失意与浓郁的乡愁。它们闪烁着先贤的睿智,镌刻着历史的深邃。遥想古人当年,定是字字斟酌,句句思索,才造就了如此华美,如星星般可望而不可即的文字。
散文是你的随想。文人触景生情,由感而发,情到心头便铺纸提笔,用自己的文字描述自己的心情。笔随心动,定是一气呵成。所以散文往往最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拥有最多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造作之意。
小说是你的故事。有时跌宕起伏,有时平静如水,各种各样的人物通过你而诞生。是你让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和一段段动人的往事深深的映在读者的脑海中。让人有了不同的经历,从不同的视角去看这样一个多样的世界。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你的外延。农民厚实的嗓音是你的底片,乡妇淳朴轻柔的絮叨是明快的黄,智者掷地有声的箴言是深沉的蓝,青年积极向上的誓言是火热的红,老人富有经验的语言是理性的绿。它们掺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多彩的照片。吴侬软语,总会带点卷舌音的北京方言,让人听不懂的藏语,有些生硬的南方方言,组成了一段悦耳的交响乐章。真是有声有色!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你的博大,你的深邃,你的内涵,你的绚烂。
我生在语文中,活在语文中。我似乎可以看见无形的语文像一个个精灵一样在空中飞舞着,演绎着。因为,是语文,一直在伴我同行,也永远会伴我同行。
【第2篇】
自打我记事以来,父亲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说话总是简短却又不失重点,带着一口浓厚的农村音调。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掌那七家中仅有的一块手帕给我抹上两三把的。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我排第二。不知是什么原因,父亲和母亲在最小的弟弟才三岁时就离婚了。我问父亲,父亲总说:“是他不好,不配我母亲”,于是这个原因便在我脑中成形了。那时大姐也不过才11岁。就这样,照顾弟弟的重担就落到大姐和我身上了。我当时还觉得很有趣,时间一久就觉得无趣了。
因为家中的生济全都担在父亲一个人身上了,所以父亲每天都起早贪黑的,喘着一件黑瓜子,一双破了又补了的布鞋去干活。晚上回来后,他要给小弟弟们洗漱,直到小弟弟们睡着了他才算能休息一下。但是,他总是最后一个睡,他一定要等大姐和我都睡了,他才会睡,那是已是三更半夜了。
冬天到了,父亲的衣服很单薄,但他仍旧坚持去干活。晚上的事业和平时一样做。唯一不同的事,因为在冬天,我和大姐在写作业时,总会爱打瞌睡,父亲见我们这样,就会拿出家中仅有的一块手帕,浸湿,拧干,然后用他的大手在我和大姐的脸上抹个两三下的,这样我们就有精神去写作业了。每当父亲抹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父亲的手是冰冷冰冷的。
后来,我考上了镇上的高中。当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表情很平静,一点儿也看不出它的想法。就在去学校的前一天,父亲给我理了行李,并且把家中那仅有的一块手帕放在了里面。我说:“爸爸,你拿着手帕吧,我不用了。”父亲带着浓厚的音调说:“你带着,你小时候比你姐要更爱打瞌睡,要是还这样,就抹一抹。”我听了,心中震动了。
如今,我一直带着这一块手帕,它有父亲的温度,有父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