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开封的历史典故9则
开封,简称汴,现为河南省地级市,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部,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有关开封的历史典故9则,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有关开封的历史典故9则
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极为分散,很不统一。
此语出自《战国策·战国策卷二十二魏一》。
大意是,张仪(?——前310年,战国时纵横家,魏国贵族后代,曾先后在魏、秦为相)为秦连横于魏国,对魏襄王(魏惠王之子)说:魏王的领土不到一千里,士兵也不超过三十万。从地形上看,魏国地势平坦,没有高山深川的阻隔,与四方诸侯交通便利,犹如车轮辐条都集聚在车轴上一般。从郑国到魏国,不过百里;从陈国到魏国,也只有二百余里。人奔马跑,还不知疲倦就到了魏国。魏国南与楚国接壤,西边是韩国,北边是赵国,东边与齐国相邻,所以士兵要守卫四方边界,以至于守境的小亭和屏障接连排列。运粮的河道和储米的粮仓,不少于十万。魏国的地势,原来就是适合作战的地方。如果魏国向南亲近楚国而不亲近齐国,那齐国就会进攻你们的东面;向东亲附齐国而不亲附赵国,那赵国就会由北面来进攻你们;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魏国的西面;不和楚国亲善,魏国的南面就会危险了。这就是魏国所处的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
苏秦所制定的诸侯国合纵的计策,是注定要失败的。如果大王不臣服于秦国,秦国将派兵进攻河外,占领酸枣(今延津)等地,并进一步威胁卫国夺取晋阳,那么赵国就没有能力南下支援魏国,魏国也就没有办法北上联合赵国,合纵的通道就此断绝,这时如果秦国威胁韩国来攻打魏国,韩国迫于秦国的压力,一定会听命的。秦韩联盟一旦形成,魏国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我替大王考虑,不如归顺秦国,这样一来,楚韩两国对魏国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没有了楚韩的威胁,大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魏国也没有什么忧患了。 魏王说:以前是因为我太愚蠢,做了错误的决策,我愿意做秦国东方的藩臣……
尧舜牧羊
“尧舜牧羊”这个典故出自《说苑·政理》,与梁惠王有关。大意是,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一次,他去拜见梁惠王,自称治理国家可以像运转手掌上的东西一样自如。梁惠王哼着鼻子说:“你自己家里的妻妾都管不好,种的三亩菜地也锄不过来,治理国家会有这般容易?请问,你有何妙策?”
“之乎者也”的成语典故恰好是今日朱雀园增添文化内涵的一个选题,那人物故事、相貌神态已经历历在目,宛如一组活灵活现的雕塑。开卷有益
开封城历来就有读书之人,读书之风。这也许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文化底蕴的深厚。不过,追根溯源,功劳还得记在宋太宗赵光义的名下。赵光义很喜欢读书,他认为一国之君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营养。他曾让宰相李昉主持编写一部百科辞书。经多年努力,终于编成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据说,太宗每天要看三卷《太平御览》,如果因为忙,当天没看完,第二天一定挤时间补上。有大臣对他说:“陛下既要处理国家大事,又要阅览这部大书,实在太辛苦了!”太宗答道:“只要打开书本,就能得到不少益处,我也就不感到劳累了。”成语“开卷有益”即由此而来。
多读书,读好书,增智强神,把古都建设得更美好,不是这个成语对今天的开封人最好的勉励吗?好书与文化同在,好书与魅力同在,好书与人生同在。
李勉葬银
“李勉葬银”典故喻指人与人之间要恪守诚信,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不求回报。
此典故出自《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五十六》。
李勉,字玄卿,其曾祖父是唐高祖李渊的十三子李元懿,李勉少时喜欢学习,曾任开封府尉,后从肃宗李亨于宁夏灵武,擢监察御史;任期内,力劝肃宗帝勿杀俘虏。晚年居相位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曰贞简。
李勉在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年)任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时,曾对南北朝时“汴州”城予以重修,奠定了开封城墙的基础。
李勉虽贵为皇室子孙,但少时家境贫寒。有一次与一儒生共宿一客馆,儒生染疾,病入膏肓。临终,儒生拿出所带银子交给李勉,并说:请你在我死后,为我料理后事,余资相赠于你,这事就我们两人知晓。李勉坚辞不受余钱,但为满足其临终心愿,答应了儒生的要求。安葬儒生时,李勉将剩余之银埋入棺材内。待儒生家人寻到李勉表示感谢时,李勉打开儒生棺材把余银如数还给其家人。这就是“李勉葬银”的来历。
杨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当然有办法。大王见过牧羊吗?一群几百头的羊,让一个牧童拿着鞭子去放牧,要东就东,要西就西,因为他会放养;相反,如果叫尧牵一头羊在前面走,又让舜挥着鞭子在后面赶,他俩再贤明,连一头羊也未必管得好,这样就是乱的“开始”。我虽然管不好家里的事情,但我像牧羊童一样,各有各的专长,他会牧羊,我会研究学问。
把治民比作牧人饲养牲畜,反映了封建专制下的官民对立,但是杨子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领导工作中的辩证法。
一个牧童能管好一群羊,是因为他既有专长,又善于指挥羊;而尧舜虽是圣贤,牧羊却是外行。而且一前一后,相互牵制,指挥不能一致,于是就连一头羊也管不好。
擢发难数
成语“擢(音“桌”)发难数”的意思是说拔下头发来数都数不清,多形容罪行太多,无法计算。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战国时,某一天,魏昭王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魏国人范雎随同前往。齐襄王听说范雎有口辩之才,特地赐他金十斤和牛、酒,范雎辞谢不敢接受。须贾因此怀疑范雎把魏国的机密泄露出去,回国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魏相魏齐。范雎因此受到毒打和凌辱,几乎致死。后来,范雎在魏人郑安平的帮助下,改名为张禄,逃到秦国,得到秦昭王的信任,做了宰相。后来须贾为魏王出使秦国,范雎听说后,着破衣后隐藏身份到须贾居住的客馆看望,须贾看到范雎衣衫不整甚为怜惜,留其用饭并取一件粗丝袍服相赠。范雎走后,须贾得知秦相张禄就是范雎时,大吃一惊,于是就袒衣露肉,用膝跪着走,由守门人带进相府谢罪,须贾说:我料想不到你能登上青云高位,我不敢谈天下之事,我犯了很重的罪,请你把我放逐到蛮夷的地方去,是死、是活,任凭先生处置。范雎说:“你的罪有几条?”须贾为了得到范雎的宽恕,便竭力检讨自己罪过极多,说就好比拔一根头发,数一条罪,这样连着拔下去,擢发不尽,罪亦无穷。范雎说:“你罪有三,在大梁诬陷于我是其一。魏齐辱我于厕中,你不制止,是其二。醉而往我身上溺尿,是其三。然而,你却在不知我已身为秦相的数日前送我一件袍服,有念旧情之意,所以我饶了你。
犹豫不决、排忧解难
犹豫不决:比喻思想上有顾虑,而拿不定主意。排忧解难:指给别人排除危难。“犹豫不决”及“排忧解难”这两个成语源自《战国策·战国策卷二十赵三》。公元前258年,秦国的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魏王应赵王的要求派大将晋鄙领兵救援,但后来魏王迫于秦王的威胁,命令晋鄙把大军驻扎在两国的边境上。
另外在太宗过世后,内侍宦官王继恩阴谋废除皇太子,被吕端及时发觉,果断将王继恩锁在阁楼里,派人看守,同时奉真宗即位,贬逐继恩。吕端在重大问题上能远见卓识,当机立断,证明了宋太宗力排众议,知人善任,对吕端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孤注一掷
“孤注一掷”原指赌徒倾其所有作为赌注以决最后胜负。其广义为在形势危机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做最后一次冒险。多含贬义。
此成语出自《宋史·寇准传》。宋真宗时,契丹大举入侵,包围嬴州,兵锋直逼贝州、魏州,北宋朝廷上下震恐。参政知事王钦若等人主张放弃东京,请皇帝到江南、四川避难,遭到宰相寇准的坚决反对。在寇准等人的督促下,真宗决计亲征,来到澶州,渡河,登北城门楼,远近将士望见皇帝御用伞盖,雀跃欢呼,士气高昂,遂击退契丹军队的进攻,订立澶渊之盟。寇准因此得到真宗皇帝的厚遇。王钦若心里很嫉恨寇准,一天朝见后,寇准先走了,真宗仍用眷顾的眼神目送其远去。王钦若说:“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真宗说:“正是。”王钦若说:“澶渊战役,陛下不以为是耻辱,反说寇准对*有功,这究竟是为了什么?”真宗很惊愕,问:“这是什么意思?”王钦若说:“兵临城下而*订立和约,《春秋》引以为耻,澶渊的战与议和,就是城下之盟。以天子的尊严而订此城下之盟,还有什么比这更耻辱的呢?”真宗听了,怅然若失,心中很不高兴。王钦若又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博的人钱要输尽时就铤而走险,将赌资全部押上,叫做孤注。陛下就是被寇准蛊惑做了孤注一掷的傻事,这是多么危险啊!”真宗听信了王钦若的话,对寇准日渐疏远了。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的普及率非常高,读小学的孩童们都知道了。传说从前有个杞国(今开封杞县)人,整天担心天塌地崩,自己没有地方躲,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朋友见状,很不放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罢了,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还担心天塌下来呢?”可那个杞国人听了更加忧愁,他说:“那么,天上的太阳、星星和月亮若掉下来呢?”朋友耐心解释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不过是发光的气团,即使掉下来,也不至于打伤人的。”杞国人又问:“如果地崩塌了怎么办呢?”朋友回答道:“大地,无非是泥土、石块罢了,这些东西四面八方到处都有,没有一点空隙。怎么担心它们会崩塌呢?”听了这番话,杞人方才安下心来。
唐代诗人李白在《梁父吟》诗中巧妙地应用了这个典故:“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借此打消别人的顾虑,也算是对“杞人忧天”的正解。如果用今天的观点来观察,杞人之忧并不是空穴来风、胡思乱想,很可能是从天体陨石和地震灾害等自然现象引起的思考。说明杞人很有思想,很有预见性,应该防患于未然。何况,看似可笑的杞人较早地有了忧国忧民的胸怀,为何不能看成是对杞国人的一种历史的褒奖呢。 游刃有余
明珠暗投
前不久看过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我们重新记起了梁王刘武。他是被当作有当皇帝野心的人物塑造的,多亏窦太后的保护他才免于丢掉性命。其实,梁王是个有才干有雄心的诸侯王。他的封地在今开封一带,禹王台的前身梁园就是他那时建造的。他不仅帮助汉武帝平息了诸侯王的*,还发扬了战国信陵君无忌招贤纳士的传统,连枚乘、司马相如那样的大思想家、文学家都悉至门下。如果历史给他机会,也许会是位不让汉武的帝王呢。
“明珠暗投”的成语也是梁王尊重人才、胸襟开阔的一个范例。文学家邹阳很有学问,因为劝阻刘濞不要起兵反叛朝廷,刘濞不听,只好投身到梁王刘武门下做了门客。可是有人嫉妒他,说了他不少坏话,结果梁王把他抓起来要杀掉他。邹阳不服气,就给梁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听说世间最宝贵的明月之珠、夜光之璧,如果暗中投到路上,人们不但不把它看成宝贝,反而按着宝剑斜眼盯着它。为什么呢?原来是它没有因由来到面前;用树根、弯木做的车子,本来不好,可是被显赫人物看上,把它装饰起来。所以,献出最好的珍宝,如果无人介绍,可能无功反过。若有人引荐呢?即使枯木朽珠,人家也当功劳记着。由此看来,天下百姓贫士,即便有尧、舜那样的本领,伊尹、管仲那样的才智,龙逢、比干那样的心肠,无人引荐,也无法实现啊!”梁王看后很感动,放他出来,诚心尊为贵客。
这个成语与韩愈的《马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明珠要找到识珠的人,投到路旁,别人会认不出来。识珠者如同伯乐,要有眼光和胸怀,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让明珠闪光。
之乎者也
这个成语的发明权归属宋太祖赵匡胤。却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北宋开国皇帝。有一次他去南方巡视,车辇走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大字,很是奇怪,便问身旁的宰相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要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了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当作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词,能助得什么事情啊?”这件事流传到民间,有好事者就编成了谚语:“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此典故记载于宋朝文莹编撰的《湘山野录》中。这位“马上皇帝”没什么文化,闹出点笑话也未必可笑。不理解的事情就说出来,比不懂装懂、装腔作势要好多了。戏剧性的情节在于,正是这位文化不多的皇帝,后来搞了个“杯酒释兵权”,使重文轻武的政策延续了许多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