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
唐朝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呈:送给,表极尊重
堂:草堂。扑:打
为:因为。宁:难道
防:担心,主语是妇人。
远客:吴郎。
多事:多心
插疏篱:主语是吴郎。
甚真:太认真
征求:收税。
戎马:指安史之乱。
【翻译】
堂前的枣子,请你不要管任她打吧,那可怜的西邻,你可能不知道啊,那是个无儿无女无粮的老妇人。
不是因为贫困潦倒,难道她肯这样做吗?只因为她害怕陌生的你,你反而应该对她平易亲近。
她担心你这位远客不让打枣,这不怪你,是她太多心,可你插上几枝疏篱笆,却是有些过于认真。
她说过因为征税早已经穷到了骨头了,我一想到她,一想到兵荒马乱中人们,不觉泪水满巾。
【赏析】
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的吴郎)居住,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别处去。但吴郎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老妇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了诗去劝告吴郎。
单从诗本身来看,这并不是一首出色的诗――没有精雕细刻的用词,没有耐人寻味的意境,没有工巧整齐的对仗。但它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让人心潮起伏泪水盈目。
这是从内心流出来的“大爱”、“大德”。它超越了诗本身。
为了让吴郎心悦诚服地听从自己的劝告,为了让吴郎不再阻止老妇人打自家的枣,杜甫可谓用心良苦,字字含情,句句真诚。
请看题目,《又呈吴郎》,一个“又”字,表明杜甫至少是第二次给吴郎写信了,中国人常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利益交换”,而杜甫却对一个无依无靠的老妇人如此关切,其人格之高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呈”字,“呈”一般是下级晚辈少者对上级长辈长者才用,而对方既然是“吴郎”,可知比较年青,但杜甫仍用“呈”这个敬词,极度尊重中含有代老妇人请求之意,不读原诗就让人动容了。
“堂前扑枣任西邻”――请你不要干涉她打枣,只因为,那是“无食无儿一妇人”。她太苦了太难了太可怜了。你说她应该怎么办?你就看她饿肚子吗?
接着杜甫又从老妇人的角度入情入理地分析,“不为困穷宁有此?”――如果不是过于贫困如果不是确实没有办法,人家怎么可能厚着脸皮到你那里打枣呢?换了你我也是那样吧?她不了解你,她害怕你,所以,你应该主动地友好地对待她啊――“只缘恐惧转须亲。”
杜甫生怕这种训导式的语言伤害了吴郎,(杜甫懂心理学,明白怎样做思想工作),明明是吴郎已经不让人家打枣,但杜甫却故意地稍稍责备老妇人――她疑心你担心你不让她打枣,这不怪你,只怪她太多事太多心。这提前给吴郎一个台阶会让吴郎心里舒坦一些。接着,杜甫笔一转,又轻轻地责备吴郎,“便插疏篱却甚真”――可是你插了篱笆却是过于认真了。
我仔细地看“疏”字,真为杜甫而感动,我们不知道吴郎插的那篱笆是密还是疏,我估计是密,但杜甫用了一个“疏”字,尽量地给吴郎最大的面子,生怕吴郎尴尬。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的情感顶点,意义由此扩大了。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戎马”),让
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难的人太多太多,会有多少个西邻寡妇一类的穷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杜甫的哭,是为天下哭,也是为自己为吴郎哭――我们都是漂泊的苦命人,所以,让她打枣吧,她比我们更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