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真诚的邻里情就像一条带子,把几户人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说得好:“邻里睦,胜金钱;万民和,齐翩跹。”
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回泉州老家过。我泉州的家住在603,爸爸是个远洋船长,对工程机械的东西特别在行。住602的何阿姨和她女儿都是老师,何阿姨是中学英语老师,她的女儿小何姐姐是小学语文老师,她的家里每天早晚都会飘出郎朗的读书声。601的陈伯伯是个有名的牙科医生,经常有人来求医。605的吴叔叔是个大厨,自己开了个专营寿司料理的饮食店,生意兴隆着呢!
一个艳阳高照、烈日炎炎的下午,走道里传来阵阵的哭声,是605的多多妹妹在哭呢。我赶紧开门,敲开了吴叔叔家门:“叔叔,多多妹妹怎么了?”“叔叔家的冰柜突然不能运转了……”吴叔叔满脸焦急,“我的雪糕化完了!呜呜呜……”多多用胖胖的小手揉着眼睛哭着。“不哭不哭。”我安慰着多多妹妹,回头紧忙把正好休假在家的爸爸拽了出来,爸爸二话没说,拿着工具箱就到吴叔叔家修冰柜。我和多多妹妹站在一旁观看。经过认真检查,爸爸说:“只是电路线烧断了,没什么大问题,换一根电线就好了。”边利索地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根新的电线,把那根烧断的换了下来。很快,冰柜又开始正常运作了。我叔叔连声道谢,小多多也破涕为笑。爸爸却说:“远亲不如近邻,不用谢,有事喊一声!”
一天夜里,我突发高烧,爸爸妈妈有事回厦门了,只有外婆和我在家。外婆急得团团转,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远水解不了近渴”,外婆忽然想起陈伯伯平时说过,半夜里谁要有个头疼脑热的,尽管去敲他家的门。于是,着急万分的外婆找来了陈伯伯。闻讯而来的陈伯伯从他随身带来的药箱里拿出听诊器为我细细地检查。好一阵子,陈伯伯才对外婆说:“孩子得的是流行性感冒,要先退热。”说着,在药箱里拿出一次性消毒的针筒,手法老练地先给我注射了一针退热针剂,又给我配了一包药片,还不住地叮嘱外婆要给我多喝水,要按时换掉我出汗湿透的衣服、按时吃药。第二天,我就退烧了。为此,回来后的爸爸妈妈特地登门道谢。陈伯伯摆摆手:“不谢,不谢,远亲不如近邻嘛!邻里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助的。”
陈伯伯的孙子超超上初中了,平时不爱读英语,他的英语经常考试不及格,一家人没少因为这事忧烦,却又缺少辅导经验和办法。何阿姨知道后,详细地了解了超超的学习情况,和超超用心地聊了好一阵,然后开始每天晚上不厌其烦地为超超补习英语功课。陈伯伯家每天也传出了动听的英语读书声。新学期开学后,超超哥哥的英语突飞猛进,在月考中竟然得了A。陈伯伯拿着成绩报告单,带着超超来到何阿姨家,激动不已:“何老师,真感谢您啊!多亏了您的帮助,超超的学习成绩才提高了呀!”“这点事没什么的!远亲不如近邻啊!”
何阿姨和小何姐姐工作总是忙得顾不上做饭,到饭点了常常叫外卖。吴叔叔很细心发现了这个问题,自告奋勇主动提出让何阿姨和小何姐姐跟他家“拼饭”,承担起了何阿姨和小何姐姐的吃饭问题。每天中午和晚上,热腾腾的可口饭菜送到了何阿姨家,解决了何阿姨的后顾之忧,更是一心扑在教学上。每当何阿姨言谢时,“远亲不如近邻!”吴叔叔一脸笑呵呵。
是啊,邻里之间就应该这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这一层楼里四户人家彼此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大家和睦相处,就像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中。我想,这就是真正的“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我要记住邻居们的善良和热情,要向他们一样,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第2篇】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当我看到这一句话时,总是期待着我的邻居也像书上所描写的一样友善。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家旁边搬来了一户邻居他姓陈,所以我暗暗叫他“老陈”。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位老爷爷,因为他给人的印象像一个乡下人,衣着简朴,穿着一件褪色的蓝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过时包。他还天天一大早就出去,晚上精疲力竭地回来。他还有一些不拘小节,对人说话很大声。每一次我在电梯里碰上这位“老陈”时,他总会亲切地拍拍我的肩膀,笑了笑,大声地问:“弟弟,放学了呀!”我只能无奈地回答他,心想:还真当是自己人。
就这样,我对他越来越反感了。有一次假期,我想去外面透透气,于是让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看到了一群海鸥围着什么东西翻飞盘旋,还时不时地落在地上啄食着什么。我走近一看,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蓝布衣,可是我很好奇那老爷爷和海鸥在做什么?于是,我大步流星走上前,只见白色的翅膀在空中扑闪着,老人拿着鸟食袋,时不时从里面抓几把鸟食,撒向海鸥,还在抑扬顿挫地叫:“啧啧,过来,小海鸥们······”我有一点疑惑:他在喂海鸥。难道他每天那么早起来,就是为了给海鸥喂食吗?于是,我问常来公园的妈妈。“这位老人真好!”妈妈敬佩地说,“他每一天都早早地赶过来喂海鸥,自己还省吃俭用,过年也舍不得买新衣服,还天天买鸟食喂海鸥。”
过了几天,我晚上回到家中,敲了敲门,家里没人?我突然想起中午妈妈有事要出去,还叮嘱我一定要带上钥匙。我的心跳加速了:完了,完了,我要怎么进去呢?我像热锅里的蚂蚁——团团转。忽然,电梯门开了,“老陈”回来了,他又像往常一样跟我打招呼,我没有理他,只是无助地捂着脸。“老陈”意识到情况不对,急忙问清我不进去的原因,并把我拉进房里,拿出许多好吃的东西。这时,我看见了“老陈”家的墙壁上的“特级教师”奖。原来,“老陈”是退休的教师,他还资助过许许多多上不起学的孩子。我想起以前对他的不友好,羞愧难当。看看“老陈”,他似乎高大起来。
现在,我遇到“老陈”会主动跟他打招呼。我与他的关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