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友善之花建和谐校园征文
友善,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品质,“友善待人”并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高尚,而应成为生活常态,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小编收集了育友善之花建和谐校园征文,欢迎阅读。
《道德经》中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也,心善渊,与善仁。”何可谓善?以仁待人可谓“善”。孔夫子以“仁”行天下,儒士风度,不激不厉,他所创立的儒家向后人传诉着“以仁待人”之千古佳话。以仁待人可曰:“以友善之心善待他人”。一个人的友善之心看似为大千世界里的渺渺一粟,虽渺小,但有巨大的力量,一只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得多么远啊,一件友善之事也正像一只小蜡烛一样在这表面冷漠的世界里能发出广大的光辉。世界需要友善,和谐校园需要友善的氛围。校园是个“传道受业解惑”之地,传友善待人之道,育友善之花,让社会乃至世界因这一朵朵友善之花而愈益和谐,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
友善,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品质,“友善待人”并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高尚,而应成为生活常态,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白芳礼的故事众人皆晓,他用蹬三轮车,一分一毫挣来的血汗钱供养贫困子弟的学费,他的温情捐赠虽然数目不大,但他的善心正是当今这个物欲充斥的“华丽”世界所真正缺失的。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白芳礼老人演绎了“穷”亦兼济天下之大善,达则兼济天下,需要的只是举手之劳,而“穷亦兼济天下”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此大善是一个表面平凡但内心伟大的人对社会的友善。这个苍老而又麻木的世界,需要更多这样的友善来感化如海岸上的礁石一般冷冰冰的心灵。
友善是公民的道德规范,更是成长中的花朵—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品质,友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集体的前提。校园这个五彩斑斓的大花园需要友善这汩甘泉的灌溉,才会愈益鲜彩芬芳,才会愈益和谐。2011年,一个校园里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他叫毛晓宇,一个不算高大业不算强壮的男孩,他叫易江龙,一位因脑瘫而双腿肌肉萎缩的男孩。他们无亲无故,只因同学情谊,毛晓宇无言守护易江龙三年,三个春夏秋冬,无论天晴下雨,毛晓宇对易江龙的关怀无微不至,三年如一日,是友善给了毛晓宇一股巨大的力量作支撑。毛晓宇的心灵似一颗太阳,照亮了易江龙的世界;是雨伞,撑住了易江龙的世界里倾盆洒落的孤单。他的身躯虽瘦小,却裹藏着人性中至纯至美的善意,这善意闪耀着人性光辉之温暖光芒,我们的校园需要友善,我们的人生需要友善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的世界会因为友善之花的绽放的愈益芬芳。
其次,学习礼仪邦交也是构成友善关系的重要手段,它是学生做人的起点。只有真正的懂礼、知礼、达礼,才能使聋儿自身生活接近于常人的正常生活,回归社会主流。教师,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是育人,尤其是德育不断教育聋生应该面带微笑,与人为善让学生明白,友善要从校内做起,建立和谐友好的同学关系。
尊人者,人尊之,不能单是口号,要千方百计变为学生的真实行动,使学生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与时间环境中身体力行。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率起来,一旦成员们都在言行中尽可能多地尊重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那么,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使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与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到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友善的桥梁——平等
平等概念的灌输,是同学们获得友谊的天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则无足赤。充分地发现差生身上的优点,是激发他们学习和生活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因材施教所要达到的目的。
友善的硕果——有为
善良只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在传统的观念中,善良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中庸之道,是无为。其实,它应该是点亮人们在困惑无助的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许多人是因为善良有为而光辉伟大,例如:我国的高耀洁,为了挽救爱滋病患者,舍弃了财物、名利,忍受着许多歧视与不解;意大利的修女弗洛伦萨舍弃财物,奉献青春只为战争中遗弃的孤儿们;还有美国的阿瑟尔,也是一介平民。但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六十年间以不间断的形式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慈善事业。他无巨大的财富,但有一颗良善的心。以上所述的人都是善良的人,他们没有看似善良中庸的外表,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用实际有为的行动获得了众人的尊重与爱护。
同学们,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友好、友爱的氛围中,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意、善良、善举。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会变成为“友善使者”,愿我们的校园遍开“友善之花”!同时,我们也要把友善带到校外,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在表达友善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