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历史的选择》,我心潮澎湃。这本书记载了中国*成立90周年以来创下的举世睹目的丰功伟绩。书中一幕幕团结奉献、感人肺腑的情景让我感动不已。
让我深受感触的是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在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八点零级特大地震。这一天谭千秋老师正在上课,突然,响起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教学楼剧烈摇晃,同学们惊慌失措,谭老师大吼:“快跑”!这时整栋楼已摇摇欲坠。谭老师弓起身子,护着学生。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树起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国各族人民就开始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救援人员、志愿者和抗灾群众及时赶赴地震灾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这句话成了所有人心中的渴望与奋斗目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抗震救灾彰显出中国社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也彰显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我们相信,大灾之后有大爱,大爱之后是大福。
读着,读着,我的眼眶湿润了,不管是什么样的情感,爱与责任都是无私的、伟大的,它不需要任何华丽语言的修饰,只要有一颗朴素、真诚的心。
在社会大家庭中,这种大爱时时刻刻都在传递,在我身边也发生过这样感人肺腑的事:“我想回家,我想上学,我想听老师讲课,我想和同学们玩耍,告诉老师请把我的座位留着……”这是年仅九岁的朱玉婷同学感人的话语。朱玉婷是我校三(1)班的一名学生。她聪明伶俐、成绩优秀、乖巧懂事。2008年,一张无情的白血病化验单打破了朱玉婷一家平静的生活,将她紧紧锁在了病床上。全体师生立即行动起来,少先队员为身患“白血病”的朱玉婷同学奉献爱心。 “我捐100元,这是我的压岁钱。”“我代表爸爸妈妈也捐100元。”“我和奶奶各捐50元。”“我捐出早点钱3元”……短短两天时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共募捐了两万一千四百四十五元九角。虽然这些钱还不够给婷婷动手术,但这代表我们全校师生的一片爱心。校领导、任课老师和学生代表还亲自到南京儿童医院去看望朱玉婷,当朱玉婷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时,她似乎忘却了病痛的折磨,高兴地笑了起来。她的家人深深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这样的场面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2010年,我校全体师生为身患尿毒症的一职高学生捐款一万元,2011年,为特困留守儿童奉献爱心……
手捧《历史的选择》,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团结互助,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才能突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灾难面前,我们应与患难人民携手共进,团结一心,众志成诚,共建美好的家园。这样,我们的明天更灿烂,我们的家乡更和谐。
简评:小作者是个有心的孩子,她攫取身边的素材,很好与所读《历史选择》中“爱心”这个主题结合起来。有读而感,结尾点明中心,有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