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将相和(缩写)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经常恃强凌弱。
有一次,赵王得到了一块和氏璧,遭到秦国觊觎。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璧。赵国的大臣都认为秦国在骗人,可不去的话也许秦国会攻打赵国。
赵王只好找来蔺相如,和他商量。蔺相如自愿出使秦国,来解决这一件事。
蔺相如到了秦国,将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对璧爱不释手。蔺相如一看秦王没有用城换璧的意思,就说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秦王把璧给了他。蔺相如说,如果秦王不愿意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他就与和氏璧同归于尽。秦王没办法,只好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蔺相如立下了大功。
几年后,秦王在渑池会上为难赵王,蔺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为赵王解了围。
赵王因为这件事提拔了蔺相如,官职比大将军廉颇还要高。廉颇很不服气,处处为难蔺相如。
蔺相如远远地看见廉颇骑着马过来了,赶紧躲起来。手下的人不理解,蔺相如解释道,如果他和廉将军闹不和,秦国必然趁虚而入,他这么做是为了赵国着想。
廉颇听说了这话,很是惭愧,就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见了赶忙出来迎接。从此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点 评】小作者抓住了原文中的几个主要情节,删去了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合理压缩内容,让人读后能明白原文的故事内容,缩写得很成功!
【第2篇】
将相和(缩写)
战国时期,秦王曾写了一封信给赵王,信中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取赵王的无价之宝——“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璧前往秦国。蔺相如进宫后见秦王根本没有拿城换璧的意思,便派人将此璧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终究还是未能得逞。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而立了功,赵王高兴地封了他做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让蔺相如随行。两人会见时,秦王要求赵王为他鼓瑟,蔺相如则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大功,赵王再一次封了蔺相如,贵为上卿,职位可比廉颇高多了呢!
廉颇可不服气了,扬言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但蔺相如始终避之躲之,并对手下解释说,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他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赵国。他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就是赵国。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耳朵里,廉颇觉得自己错了,于是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点 评】小作者能按照缩写要求,对文章进行缩写。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保留了故事的主干,语言通顺流畅,表情达意完整。
【第3篇】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一天,周瑜与诸葛亮一起商议用什么兵器与曹军作战最好。他们一致认为最好用弓箭,可军中缺箭,需要赶制十万支箭。而诸葛亮称他只要三天就可造完,周瑜暗自高兴,立即让他立下军令状。
周瑜很好奇诸葛亮怎么造箭,便派鲁肃前去打探。但是鲁肃根本没有看到诸葛亮有任何动静,只是要他准备二十条快船,并且要求他不要将这事告诉周瑜。鲁肃答应后回去就只报告诸葛亮造箭没用材料。鲁肃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准备了船,在船上布置好了草把子和青布幔子。
前两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漫天,诸葛亮秘密地请来鲁肃,请他到船上边喝酒边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起来,朝北岸开去。此时天还没亮,船已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让军士们擂鼓呐喊。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他不知来军底细不敢轻易出兵,就叫了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如雨点一般飞来,很快便插满了船上一边的草把子。诸葛亮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让军士们仍旧擂鼓呐喊,令船逼近曹军水寨继续受箭。过了一会,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然后便令二十条船顺风顺水驶回南岸。
周瑜知道诸葛亮“借”箭的经过后,自叹不如。
【点 评】小作者缩写后的文章尽量保留原文中精彩情节,做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各部分内容衔接自然。
【第4篇】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要与曹军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认为用弓箭最好。军中无箭,周瑜请诸葛亮十天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需三天。周瑜很高兴,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
周瑜故意让工匠延迟,不给诸葛亮备齐材料,并让鲁肃探听。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让他帮忙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还要有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鲁肃答应了。
到了第三天,鲁肃私自照诸葛亮说的做了。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入船中,并把二十条船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大雾漫天,到处灰蒙蒙的。诸葛亮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并令军士擂鼓呐喊。鲁肃与诸葛亮在船上饮酒取乐。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因不明所以,不敢轻易出兵应战,就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却不明所以,就不敢轻易出兵应战。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如雨下,曹军的箭插满了一边的草把子,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船上士兵齐喊着“谢谢曹丞相的箭”后,驾船顺风而归。曹操得知上当,追赶也来不及了。
周瑜派来军士到江边搬箭,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由来,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点 评】小作者在熟读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缩写,原因和结果也叙述得清楚明白,缩写后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条理清楚,连贯自然,语句通顺。
【第5篇】
猴王出世(缩写)
花果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自开天辟地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
一朝天气炎热,与猴群避暑,都在阴松之下玩耍。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儿,却去那山涧中洗澡。那股涧水奔流,真似滚瓜涌溅。猴们好奇,一起寻看源头。来到瀑布旁,众猴道:“哪个有本事,钻进去不伤身体者,我等拜他为王。”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跳入瀑布中。仔细一看,是一座铁板桥,正当中有一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石碣。
石猴喜不自胜,向众猴介绍水帘洞里的情况。石猴笑道:“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壮胆进去了。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都称“千岁大王”。石猴高登王位,称美猴王。
【点 评】故事把猴王出世的起因和经过叙述清楚明了,能够突出重点,语言保留原文的半白话文,而且连贯自然,语句通顺。小作者有一定的语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