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疮百孔》(Bug):因为挚爱所以迷信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千疮百孔》(Bug):因为挚爱所以迷信

来源: 作文大全2023-01-15 22:43:24
导读:散文标题:《千疮百孔》(Bug):因为挚爱所以迷信关 键 词:迷信所以挚爱因为散文分类:/sanwen是不是仅仅只是因为我们愿意;所以我们相信,并且如此痴迷。—...
散文标题: 《千疮百孔》(Bug):因为挚爱所以迷信
关 键 词: 迷信 所以 挚爱 因为
散文分类:
/sanwen

是不是仅仅只是因为我们愿意;所以我们相信,并且如此痴迷。——题记。火神纪。

我们是否应该替这个可怜的女子寻找一个关于她的整个人生轨迹最后走向绝途的理论证实她的选择其实是非感性的疯狂呢。也许,根本没有这种必要。因为,从这部电影看来;她其实是从一种理性一路掉进感性的深渊并且最终无力自拔。为什么我们非得去要求那种所谓的理性,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在做着许多我们都无法理解的可怕事情;然而,无法理解并不代表不存在以及不合理。

六斤大人曾经跟我讲过她在上心理课程时她的导师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今天,告诉你一个非常可笑的谎言,你会对此嗤之以鼻;持之以恒并且言之凿凿,每天只对你重复一次;五年之后,任何可笑的谎言都会跟事实一样扎根在你心里成为真理。

也就是说,任何可笑的谎言可以经过某种方式让大部分的人对其深信不疑;只要方法得当。这一点是有人类行为心理学论证过并且最终成定论了的。

于是,基于前面说的这两点;这部电影里的种种看似不可理解的荒诞可笑或者血淋淋的可怖,其实都可能发生的。

让我们来看看艾什莉·贾德(AshleyJudd)所塑造的那个艾格丝的中年妇女形象以及其生活。有过婚姻史,也许也曾有过美好的生活,养育过一个孩子,后来在超市里走失,加上占有欲极强的丈夫总对她拳打脚踢,于是在丈夫犯事入狱之后离了婚过上了独身的生活;在酒吧做女侍应,酗酒以及吸毒,加上不甚慎重的性关系,固定的好友以及无望而疲惫的生活。

迈克尔·珊农(MichaelShannon)所饰演的皮特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也许是给了她一个对未来生活极其美好的憧憬以及渴望;或者说,是她充满了阴霾的生活里突然展现的一缕温馨的阳光。这也许是第一个停下来真心细心去端倪她并且不仅仅只为了肉欲的男人,谦谦有礼、爱她、尊重她、恪守着井池不犯的承诺、羞涩而内向地睡在她的房间里;试想,一个已经对生活完全绝望并且不抱任何幻想的女人突然遇到一个类似于知己的男人,如何还能依旧沉沦下去呢。

这也许仅仅只是一种错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被重新燃起,寂寞的孤独已经把艾格丝逼入了绝境;而这样的一个男人出现,不是命运的眷顾,而是上帝把这样的一个完美的男人送到了她的眼前。并不曾有多少的理性判断,因为寂寞的折磨、孤独的困守以及对爱的渴望,艾格丝如飞蛾扑火般地投进了皮特的怀抱。

或许可以说,皮特的出现之于艾格丝的生活的意义远远不止只是一个情人或者是一个爱人那么简单,而更像是她生活里的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让她为之而疯狂。他将救她脱离苦海,他将替她舔平所有已经伤痕累累的痂疤,不管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是否去相信,在艾格丝眼里这将如同圣谕一样让她深信不疑。除了拼了命地疯狂抓住之外,她其实并没有更多其它的选择。

首先是挚爱。也许是因为太久的孤独,或者是因为对生活无望的疲惫,或者是因为对爱的渴望。一直枯守,一直到一个适当的人终于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千呼万唤始出来,不抱琵琶也不遮脸。

从第一层纱被彻底地捅破了之后,所有的疯狂也就不再显得如此让人难堪了。性爱、赤诚相对、对他痴迷、相信他所说的一切——纵然那一切显得如此不可信以及可笑。带有点自虐味道以及被虐的喜悦,她如此深认不疑着他的每个疯狂的观点以及每一句看起来均不牢靠的话。

偏执也罢。妄想也罢。不管是皮特。还是艾格丝。

当两个同样孤独得颤抖的灵魂相遇。且别说什么理性或者冷静。他们会紧紧地拥抱着对方。害怕放手的时候就将永远地失去对方。紧拥、抱紧、不放手;因为害怕的担忧以及渴望的疯狂;而后是因为挚爱而后的迷信。

被害妄想;这样的题材电影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很少,有一部电影如同这部电影——如此纯粹、狂暴而惨烈。

来自于对自己身体内部的惊惶失措——割开自己的皮肤、撕碎自己皮肤下的肌肉、在肌肉的深处寻找那些并不存在的机器虫子、除去所有可能被害的忧患。

从个人到他人。最容易被影响的总是那个比自己更深爱也更相信自己的爱人。艾格丝的悲剧不是被伤害,不是被抛弃,不是最后跟着皮特一起双双*而死……她的悲剧仅仅只是因为对爱的渴望以及对托望于皮特的错失选择。

而在艾格丝眼里,这段在我们看来可怕而悲壮的最后时光也许是她生命里最快乐的时光之一。至少她挚爱着某人,而某人也同样挚爱着她;所以她想尽一切办法要和某人一起努力地渡过这段艰苦的时光,而某人也同样爱护她并且保护她;而后她与某人因为没办法战胜可怕的现实世界而双双奔赴了死亡,以最壮烈而疯狂的方式一起走向了终结。也许对于她和某人而言,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通往永远的幸福和安祥的终极之途。

单从这部电影的剧情设计而言,艾格丝最后的那个结局的确可以称之为悲剧。而在艾格丝自己眼里,这也许更像是一个美好的归宿。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黑格尔对于悲剧的定义——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具体人的实践行为可以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却因为缺少现实根基而遭致失败。这样的定义摆在这个故事上是可以被说得通的;只是,超前性并不意味着同样具有合理性。

在美学领域里定义的悲剧也许更符合这个故事——悲剧不是外部强加给你的苦难,真正的悲剧是当外部强加给你苦难的时候,你自己用自己悲剧的性格实现了这个苦难。

也许,因为悲剧总是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让人感动的。加上所有悲剧情结的催化,这部电影所以让我感动也让我迷恋。但是更客观地看,我也许也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阴秽而美好。因为阴秽,以及阴秽里仅存的那点稀薄的美好之光并不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在理性上的坚固基础。以批判的姿态来看这部电影,以理性的思维来看这部电影——我其实并不鼓吹种种阴秽与奢糜。

形而上的美学悲剧与形而下的人性喜剧。暂时来说,我想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其实,这挺让人郁闷。

主观上的幸福以及客观上的悲剧,其实二者并不矛盾。问题只在于,我们将以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我总在说,换个角度想问题——因为,只有我们把自己代入了人物的生活经历、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从性格出发而对特定事件的应激反应,我们才能理好地更解文艺作品里的人物遭遇和遭遇后的种种反应。

总地来说,这部电影让我迷恋——因为挚爱,所以迷信。这样的爱情也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并且这样的实践也许也并非是我个人所追求的,但是我愿望去相信这种阴秽的美好的存在;或者说,正是这种阴秽却美好的存在而让我开始相信,不管我们在生活里已经遭遇的或者将要遭遇的是一个什么的历途,依旧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去等待和期望的。

2008-05-17;戊子年丁巳四月丁巳十三午。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