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桂林已有四年了,朝暮更替,四季轮回,匆匆间,忆起那个平凡的身影。
天空泛上一层微绛色,湿漉漉的水汽氤氲在空气中。初到漓江,感叹它的秀丽风光时,又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那花花绿绿的商品扫了兴。我刻意避开他们,便看见了她。
木筏显得沧桑,似乎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她六旬上下,戴一顶草帽,立于舟上。望着眼前匆匆的人流,她呷一口茶。那眼神,被时光浸染,被风雨侵蚀。与我们一行人一番讲价后,她扶我们上了船。
船蒿拍打过水面,使其泛起縠皱。日光漫过她低遮的帽子,在船上勾勒出一片光影。
“老人家,这个年纪了还出来做活儿哪?”“老房子没了,在水上过日子喽。”当我们又问起她的住房时,她淡然一笑,风轻云淡:“现在桂林人气旺嘞,*也要搞建设,旅游需要嘛。我们这代老的,也得做点贡献呀。”她的声线细腻又不乏苍脆。阳光洒在她皱褶密布的脸上,交织萦绕。她虽不美,却像空谷幽兰,有着独特的感染力。
不一会儿,船驶入一座拱桥内,拐弯来,是一派花木丛生之态。隔岸花分一脉香。它们这般艳丽,绚烂之余,却失了桂林原本的清秀与淡雅;它们似乎象征着新的匆匆时代,却并不和谐于这片古老静谧的土地。它们仿佛一层胭脂,使这个城市失了特色,再无灵魂。
“老人家,找到安身的地儿了吗?”她转身:“其实,就算桂林变了,可我们这些人还是那样。从一开始,就没得变了。”到地后,她旋即转过身去,用蒿撑船,划过她摸索了几十年的漓江。斜阳投下她短小的细影,那是一片真实而不抱怨的身影。它走过潺潺的水流,走过老碧的苔藓,走过石块堆叠的拱桥。
桂林变新了,可它身后却跟着一群老旧的人。他们以最初的真挚与淳朴,平静地立足在这抹匆促的时光间。是他们构造了这个城市的灵魂,简单、纯粹而又真诚。
“桂林山水甲天下”,却只有她和她的一份真情,在当今匆匆的时光之流里、在我的记忆中淡淡存在,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