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我动作熟练地把电源拔掉,抽屉拉开,“小爱”往里面一塞。当门被推开,画面瞬间切换到我一手拿笔,一手抬书。“做着作业呢,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咦,你看见小爱音箱了吗?找不着了。”爸爸问道。“没……可能被妈妈收起来了吧。”我努力不让爸爸感觉到我的声音在颤抖,强装镇定地说。“哦,那好好写作业,别听歌啊!”明明每一次都已经“完美地”蒙混过去了,但当爸爸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时,我还是会一只手不自觉地伸向电源处,一只手默默地拿起笔……这些年里,为了方便我学习,丰富业余生活,爸爸为我添置了一件又一件电子产品,坚果投影、华为平板电脑、小爱音箱……我和电子产品的斗争便拉开了帷幕,而我们家的亲子关系也一次次面临着过山车式的考验。
悄悄拿出“秘密”小盒子,轻轻打开盖子,把投影机的遥控器小心翼翼地放到里面。“到底该不该把遥控器藏起来呢?”我纠结地想着:“管他呢,反正爸爸妈妈不让我看,他们也就别想看。”下定决心的我把“难得一现”的投影机遥控器塞进了盒子里,无声地表达*。
“时间不早了,赶紧洗洗睡吧!”妈妈又在催促我睡觉。我立马打开相册,翻出一张深黑色背景,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镇定地把平板电脑屏幕朝上放在桌子上,潇洒地转身去睡觉。本以为已经做得滴水不漏,但爸爸一关灯,屏幕本有的亮度还是让我露馅儿了。
有时候,因为晚上使用电子产品太兴奋而睡不着,早上起来顶着个黑眼圈,难看不说,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还会犯困。并且在几次检查中,我的视力一度直线下降,散光很严重,感觉自己和理想渐行渐远。
因为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无法自控,爸爸换了平板电脑密码,妈妈给柜子上了锁,甚至家里的Wi-Fi一度关闭,本属于我的平板电脑、小爱音箱,甚至手表上的“小度”,都被一样一样地没收、禁用。没有“小爱”的日子,睡觉时我必须难受地把手表戴在手上,因为担心起晚了而迟到,我总是睡不踏实;没有平板电脑的日子,查阅资料就要翻厚重的工具书,学英语、上网课的进度也落下了不少。
然而,天并没有塌下来,只过了几天,我就开始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我重新开始早睡早起,重新习惯使用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重新一遍又一遍在稿纸上画图演算……我的答案也许不那么准确,但我却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亲历了学习的过程,感受了求知的乐趣。
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用得不好就成了伤害我们身心健康的“毒品”。虽然一个简单的人机对话,就能方便快捷地查到你想要的内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获取海量知识,但很多同学却学会了投机取巧,老师出的题目再难,那都不是事儿,拍一下,搜一下,它就能呈现你想知道的答案。于是同学们对它产生依赖,变得不爱思考,只知道抄一个“正确答案”。甚至有时一拿起手机、平板电脑,就会不知不觉地点开抖音、打开游戏、聊聊微信,不经意间半小时、一小时就过去了。作业等一下再做,锻炼明天再去,家务妈妈会完成,练字练琴改天再说……这些电子产品真正是拿得起,却放不下。手不释“机”,“机”不择时,躲到了我的房间,藏在了我的抽屉、被子里,甚至有时候悄悄装进书包混进学校……
我记得爸爸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越自律,越*。”我真的不想这么下去!现在的我,正在努力做到需要时才用,不需要不碰;规定时长使用,拿得起也放得下。我和电子产品的斗争,其实就是我和自己的斗争,我相信,我能赢!
点评:小作者充分运用对话、动作、心理等描写,将 “我”与电子产品的斗争史写得生动、具体。全篇语言生动丰富,富有生活气息,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叙述有序,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