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高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学习压力,有时会感到内心慌乱、无所适从,偶尔会读《明朝那些事儿》减减压。前段时间读到王阳明这一节时,读到他说的一句话“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磨”这个字突然让我豁然开朗、心生很多感慨。磨,本义为“旋转碎物成屑”,后引申有磨练、磨砺之意。在事上磨练,历事而后练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成长路上,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经磨练、历困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曾听闻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者路过田边,闻紫苏甚香,遂买几株幼苗回家植于盆中,经常浇水、修枝。然而,待紫苏长成后,却始终不闻其香。学者不禁感慨:同为紫苏,置身野外,香味清爽持久;置于室内,精心照顾,反而失去芬芳。俗话说,“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紫苏不经风吹雨打,不得其香;人若不经千锤百炼,亦难成其才。古有方仲永先天才华横溢,智慧过人,但是后天却恃才而骄,不思进取,最终“泯然众人矣”;现有“佛系青年”面对路上的磨练和考验,找各种理由消极逃避,躲进自己建造的安逸小楼,最终只能哀叹“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停留在此岸无须劳心费神,抵达彼岸却要翻山越岭、踏平坎坷。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磨练,与其不思进取、畏葸不前,倒不如将磨练看作是获得成长的滋补药、迈向成功的垫脚石,通过磨练补精神、补品格、补才能,使人生由苦至甜,走向理想的彼岸。在《朗读者》中,坐着轮椅上台的清华大学研二学生矣晓沅11岁时因并发双侧股骨头坏死,从此只能靠轮椅生活,面对如此困境,他磨练心智,扶轮而行,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咬牙”全力投入学业,还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实践,因成绩优异、全面发展,他获得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器成还须久为功,多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多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去“煎熬”,在逆境中积蓄前行的力量,或许就会发现,原来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得多、成长得快。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多在事上磨,跨过高山大海,踏过满途荆棘,昂首阔步走向人生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