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上美术课了。怎么还在背古文呀!”
“啊?噢!”随着一位同学模仿老师,大家不情愿地收起了语文书。
……
“叮铃铃……”音乐课的下课铃响了。
“起立!” “老师再见。”
三十九个“木头桩子”齐刷刷的像老师鞠躬。并以“蒙娜丽莎”般的微笑目送老师 。老师刚走出教室门。“语文运动”马上从桌下转到桌上。
“你们背语文了吗?”一位“公民”开始了“民意调查”。四下苦苦摇头。几位“混世魔王”正在苦心背诵,这种好学的场面要是让他们父母看见了,准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八分钟上课)
语文课代表快步走进教室,在讲台一站,咳了两声,面露微笑,众同学一起期盼的看着她,希望语文老师大发慈悲,罢免默写。只见课代表一张嘴,顿时同学们心提到了嗓子眼:“ 呃——这个——”课代表一脸无奈“一会儿默《醉翁亭记》相关内容!”
…… ……(片刻的沉默)
“唉——”
“啊——”忽然有人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不是默《岳阳楼记》吗?”
“我不想活了!造**,造**!”“右翼分子”立即进行了“反动”煽动。“秀才造**还不成呢!更何况我们‘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有人串到了《孔乙己》中去了。“得了吧,历史上造**的有几个成功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赶快抓紧时间背吧!”一位好心的同胞提醒道。“嗯,对,对,有道理!”说时迟,那时快,教室瞬间恢复平静,气氛再次紧张起来(还有一分钟)
……
时间越来越紧迫,还有三十秒……二十秒……十秒……五…四…三,二,一!!“叮铃铃”系着三十九颗心的铃声终于响了,听起来如此急促,像冲锋号,不过这次要冲出去39个心了。三十九张脸随铃声的渐落而开始严肃。
程老师大步走进教室,将书本向桌上一放“上课!”磨磨蹭蹭起身的39人,有大半还盯着桌上的书,老师嗔怒道:“同学们不好!”恩?!怎么听上去不习惯哦?大家忙笑道:“老师——好!”犹豫、默契然后是坚定,老师诡异一笑:“背好啦?”
同学们无奈的摇摇头。
“哎!你们?”
“哦!背好啦!”
“好,那我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不过,你们是即时记忆,我不要!改时间再默吧。”老师坏笑着。
……(寂静)
……(还是寂静)
“啊——”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
于是敲桌子的,敲脑袋的,拳击的……,恨不能以头抢桌耳。
结局:第三天默写,全过关哦!
【评语】:
本文的新意就在于是它给读者的起伏感与场面感。文章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先是紧迫有趣的场面: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再就是老师到场与孩子们默契智慧的交流。一幕接一幕,一层扣一层,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充满生活的乐趣。
这样的文章再一次提示我们: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并不只留下苦涩,换一个角度看看,反到是可以如文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