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清晨的第一抹朝阳,十八辆大巴载着学期结束后满心欢喜的我们,踏上了合肥研学之路。
两年前似曾相识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只是这一次,同样的路程,不同的我们。
第一站是地质博物馆。绕过清澈的水池,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巨型恐龙雕塑。八年级初夏的那个阴雨天,也是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班集体,在这里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一路前行,如今又在这里停下脚步,心中只能轻叹时光飞逝。站定,微笑,一张定格在这一个三年间的照片又将被封存在青春的记忆里。紧接着,我们踏进了博物馆。此次与以往不同,我们不再需要跟着队伍行动,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次因为专注拍照,并没有很认真地去感受每一件展品所体现时代的变迁,这一次,我告诫自己不要留下遗憾。透过玻璃展柜,我仿佛能看到远古时期的生物在*地游走、高飞;通过虚拟现实的现代科技,我深深体会到了地球发展至今的地质变迁。
接着,我们一行来到了伊利牛奶厂。伴随着讲解员生动而细致的解说,我们走在狭窄的过道上,感受着玻璃炽热的温度。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运转流畅的生产线,一列列整齐的包装盒有序地落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上,有的再经过工人熟练的包装,在超市里呈现的便是品种缤纷的产品。临走时,每人领到一盒牛奶,算是纪念。
除了工厂,又是40多分钟的车程,大多数人都睡了一觉。醒来便有不同于食堂盒饭的丰盛午餐等着我们,但可谓是为后面的“苦不堪言”的行程埋下最深的伏笔。
最后一站,也算是刻骨铭心了。我们文科班有幸被安排在骄阳似火的下午研学三河古镇,刚得知这一行程时,有人欢呼,有人发愁。一路上走走停停,既然逃避不了烈日当空,不如就撑伞砥砺前行。古镇当真是很美的徽派建筑,青苔爬墙,粉砖黛瓦,再加上蜿蜒曲折的青石小路,虽狭窄却不拥挤,行走在此老街韵味颇为浓烈。恰巧,耳机里正切到老街。于是便抬头看看天,发觉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干净湛蓝的天空了,心中顿生美好,炎热烦躁之感也渐渐消退。毕竟“曲径通幽处”,江南风景美如画,又岂是温度可以比拟的呢。余下*活动的一小时,我和好朋友马不停蹄赶到刚刚途经的刘同兴隆庄,买了票进去参观。米铺、布庄、瓷器店、当铺……以及中堂,小姐、太太的琴房卧室,连同后院,庄园之大只有我们想不到,可见当时商业之繁荣。时间太快,我们看得如痴如醉,还没来得及将这些装进相机,我们竟要成了最后几批归队的人。
漫长的归途之所以变得不再疲惫,是因为有了满车动听的歌声。各人传递着话筒,自此,随风呼啸而过的还有满车载着的欢声笑语。再后来,靠窗,抬头,注目而视,再与最好的风景错过。这就是短暂却难忘的归途啊。
也许多年以后,“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想不起当年模样”。但至少现在,定格我们最好的样子吧,以青春的名义。
要我说,忘不掉的就是,花开在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