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问你想得到什么,你或许会犹豫不答;我若再问你愿拿什么来交换它,你或许会更加踌躇。不必对自己进行剖析从而自责并怀疑否定自身,无论怎样,我们毕竟都是凡夫俗子,做不到“忘我独为他人”的宽心,也无法明了清静如水的睿智。但我们却可以试着去传递爱和感恩。
张爱玲曾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的确,生命中会经历许多坎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令人猝不及防。即便生命的最初荡漾着希望与美好,荡漾着理想与向往,但越长大越强烈的孤单会席卷而来。那么需要挺身而出的救世主便是我们,作为人生路上此时相安无事的同行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现代化的都市文明引领着时代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与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乡邻和睦淳朴的热切的生活气息,到钢筋水泥相隔的“比邻若天涯”。究竟是进步,还是衰退?
在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步调里,充斥着太多太多机械化的情感,像是暴雨过后自然风干的废铁锈迹斑斑,麻木、漠然、寒冷;又或是浇水过多的仙人掌在阳光下泛着腐烂的肉根,虚伪、恶心、腐朽。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不仁,不仁到听不见小悦悦撕心裂肺的痛哭,不仁到一人持枪可掠去八人生命,不仁到警察局局长“身先士卒”走贪污之路……胆小畏缩的心在利益面前总变得一无所惧。
古人曾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曾经我很欣赏这句话,一个人,无论富也好,穷也罢,心底都该有良知。富裕的话就救济天下苍生,捉襟见肘时便独自修身养性。而如今,面对着冷漠的各色行尸走肉,我诧然了。
我对这个浮夸的世界充满了失望。诗中所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诚挚的友谊早已消逝在现代文明前进步伐扬起的灰尘中。我们心中还是否依然不改初衷?我不确定,失望之中亦带着几分希冀与期待。我们心中还是有爱的。
从古至今,历史的长河总不乏精神美德的典范,即使名利的诱惑再大,生命收到的威胁再大,也依然不改本心。所以才有了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选择;所以才有了诸葛亮呕心沥血不求回报的给予;所以才留下了“孔融让梨”的佳话美谈。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发展,我们总能记住那些流芳百世的事迹,咏怀那些大智慧的前人优秀的品行。我们不曾忘却,我们尊重历史,我们的心底仍有爱,有宽容,有给予。
还记得前苏联学者高尔基写给他孩子的一封信,信中说道:“无论你到哪里,要记得给予别人一个微笑,一丛鲜花……给,永远比拿愉快。”身为一个文学家,高尔基在文学上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父亲,他教给了孩子人生最最珍贵的财富——给予。让自己的孩子用心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露,然后毫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微笑和鼓励。收获是幸福的,但比收获更能让人满足的,是给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总埋怨自身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忙于追求过多的身外之物。却不知,行色匆匆的我们早已在患得患失的徘徊与埋怨中,丢失了太多太多更值得珍惜的东西。现代文明充斥着我们的内心,被利益熏得麻木的心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那份纯粹的炽红。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愿赠玫瑰,独嗅残香”的那些执着的人存在。但是我们从未放弃,即便内心被世俗污染,也顽强地坚持本性。我们发现,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角落,还存有鲜艳的色彩。
“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有过太多迷茫,我们的内心有种种波澜,我们依然是善良的,依然会为了一株花微笑,依然会为对方一个鼓励的眼神而心存感激,依然愿意在斑驳的流年中给予芬芳玫瑰,独嗅残香。
【评点】
本文以“传递爱和感恩”为话题,纵横捭阖,引名言和诗句,举古今中外典型例子,紧扣现实发表议论,巧用对比加大论证力度,让中心论点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如此,该文的语言意蕴丰富,比如“但是我们从未放弃,即便内心被世俗污染,也顽强地坚持本性。我们发现,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角落,还存有鲜艳的色彩”等句子,引人思考。
陈 军
【启示】
关注现实,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常常能让文章视野开阔、富有思想,主题深刻。因此在作文中,把目光集中在现实层面,以忧患之心行文,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