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国家高度繁荣的文化;有人说“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健康的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可是“文明”本身,已垂垂老矣。
中华“文明”已经太老、太老了。谁曾想,大禹像梳理水道般梳理出了他的脉络,使他得以在华夏之上驰骋,在中原之上扎根;公孙鞅为他画下坚毅的肖像,扶他披挂上马,蒙恬随他南征北战;董仲舒敬他一觥温润的繁露,敬他温文尔雅,苏武与他共守信义。他兼收并蓄,无论是南唐的胡儿还是北宋的可汗;他兼容并包,无论是士人的伦理还是隐者的天道。他像一枚温润的琥珀,封存着远古的灵性。
几百年斗转,几千年星移,“文明”日渐老去:斑白的头发里插着苟且的白旗;额角的皱纹像耕过的黄土地;血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皇帝的玉玺;油腻的肚腩里塞满了民脂民膏;残破的指甲像褪了色的八旗;佝偻的身躯甘做洋人的奴隶。
时过境迁,民族独立了,国家恢复了,“文明”却只是坐在了电动轮椅上,读着满篇外语的旧报纸,拖着被“*”打断的大腿,兀自在街角晒太阳。新媒体黑白混淆的新事件一掌接一掌地掴在他脸上,却再也没有一个士子叨陪鲤对,咨之以天下之大道。
或许人们会想念以诗沽酒的年华,人们会想起“任重而道远”的士子情怀,可惜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垂垂老矣的“文明”不能靠眼镜找回精亮的眼瞳;不能靠轮椅模仿矫健的步伐;更不能靠酗酒沉醉昔日的豪气。*新时期的今天,我们的“文明”应当注入新的血液!
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文明”作为文化的核心,也应当不断地受到“新意”浸染。中华曾经最璀璨的古“文明”即使不能驾驭当今的社会风尚了,也绝不应该流落街头,任人践踏,因为他正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源泉啊。没有理智的民族危亡关头过去了,“打倒孔家庙”成为了历史的玩笑。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那位老者的苦难,发自内心的共鸣说:“应该拯救他。”*也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所以人们学习他,宣传他,并不断地帮助他有所发展,还让马克思主义也融入了“文明”中,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也不失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王蒙也说:“由于有所共鸣和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所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们的“文明”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他广博的胸襟、敦厚的灵魂和刚毅的意志才能重新回到他的躯体上。*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假如“文明”持续地衰老下去,并慢慢消亡,继承和发展从何谈起?民族复兴又从何谈起呢?
新鲜的血液注入,年老的“文明”又缓缓地抬起了他的头,原本暮年的他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华文明正如一坛老酒般历久弥香,散发着醇厚而又灵动的气息。夕阳西沉之后的新一天,必将迎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