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幸福的童年,开心的童年,快乐的童年,痛苦的童年……而阿廖沙的童年却万分的悲惨,令人心痛。
童年讲的是:阿廖沙·比什科夫三岁丧父后,有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深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了很坏的影响。“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们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的参了一份。”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祖父经常凶狠的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竟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一场;有一次疯狂的殴打外祖母的脑袋,只是头发上的发针都扎进了他的头皮里。外祖父还非常的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偷窃。两个舅舅则天天闹分家,为了争夺财产,批次打得头破血流;他们嫉妒阿廖沙的父母,要切吞她妈妈的嫁妆并坑害他爸爸,把他爸爸推进冰窖里了他们惨无人性,殴打、折磨自己的老婆,雅科夫竟把自己的老婆活活打死了。徒工“小茨冈”也是被他们害死的:他们把它当牲口使唤。又一次,他们把一个沉重的十字架抬到墓地去,两个舅舅竟把十字架的主干放到“小茨冈”的身上,结果他踉跄一下,背十字架砸死了。米哈伊尔久久穷极无聊,只是小侄儿坝顶真拿去考红,然后放到老工人格里戈里的手边,本想烫老工人,结果却烫伤了外祖父。
他舅舅的儿子怂恿比他年幼的阿廖沙将外祖父的布放进染缸里,外祖父大怒,打了阿廖沙一顿……母亲改嫁后也贫困而死,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阿廖沙。十一岁的阿廖沙被外公逐出家门,到"人间"去自谋生路。
我含着泪水,终于把这个催人下泪的故事看完了……读了《童年》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许多许多。高尔基那悲惨、令人怜惜的事,和那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令我深深地体会到制度的腐败、丑恶,转载自读后感https:// ,请保留此标记。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光明的苦难历程。
第一次我阅读的时候,曾认为这本书内容就是批判沙皇时期的黑暗与旧社会人无知、贪婪。其实不然,但我第二次阅读时才发现,这并不是单单的黑暗,在主人公的身边其实还有许多正直、善良的人,例如阿廖沙的外婆,她用故事教导着阿廖沙成为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还有朴实的“小茨冈”教会了阿廖沙如何去面对生活的困难……等等还有许多人,在潜移默化的教导阿廖沙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敢肯定阿廖沙一定会变成一个贪婪、自私、无知的人。
如国用我们的童年来和阿廖沙来比较,那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