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来源: 作文大全2022-02-27 23:20:45
导读: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的形态比工笔画洗练,更重视“意”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

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的形态比工笔画洗练,更重视“意”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我们通过了解齐白石画中的这些典故,就能更懂他的化,更能懂他的心。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齐白石画中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

  《他日相呼》的典故新解

  

  齐白石的《他日相呼》,画两只小鸡,争抢一条蚯蚓。概括简当,神态生动,水墨浸润,质感逼真,稚气可爱。但主要的成就不在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而在于把观察的感悟上升为对历史成说的深思,他概括为四个字,题在画上:“他日相呼”。熟悉典籍的人知道,齐白石题句中使用了鸡为“德禽”的典故,而“相呼”一语,典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由轶事、道德说教等内容组成,一般每条都以一句《诗经》引文作结,既不是《诗经》的注释,也不是阐发。作者为汉代韩婴,他在书中说鸡是德禽,具有五种美德,原文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五德之一即是“得食相呼”,[6]意思是鸡得到吃食,就互相招呼,有团队精神,不吃独食。但是齐白石向来以造化为师,在实际观察中,他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没有丝毫谦让,也不呼唤伙伴共享,而是互相抢夺。可以想见,他想到:美德看来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小鸡长大了,就会“得食相呼”。所以,他题了“他日相呼”,表达了对文化积淀的反思,对美德形成的深切体悟。用来自实际生活独特感悟、智慧和真知,超越了古人认识,丰富了文化。

  《草间偷活》的典故活用

  

  他的《草间偷活》,画两只毛羽干枯的鹌鹑,目光炯炯,在草丛中觅食,上面题着:“草间偷活愿安详,晓初弟之属,白石八十四。”“草间偷活”也是个典故,见于清初吴梅村《贺新郎•病中有感》。词曰:“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事,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这个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江左三大家”之一,因一度屈节仕清“草间偷活”,自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所以写下了这首流传甚广的忏悔词。

  以陈齐的密切关系推论,齐白石了解这个画史典故,受到“踏花归去马蹄香”构思的启发,是可以想见的。绘画只能画形象,不能画香气,追逐马蹄的蜂蝶,虽属视觉形象,但可以唤起通感,使人犹如闻其香的感觉。白石的《瓷盘蜜蜂图》,画一只蜜蜂被空空如也的瓷盘吸引,伏在上面不肯离去,认真看画的人不能不追问原因,追问者会想到,也许盘子上放过流蜜溢香的水果,水果被主人吃掉了,但残汁尚存,余香犹在,所以吸引了蜜蜂。如果这种分析无误,那就说明白石从“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创作,吸取了以形写香的经验。他在题词中的许诺,恰恰表现了白石对文化积淀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