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茫然的挑书时,看到《偷影子的人》这本书,一个白皙清秀的男孩子低着头亲吻着影子,我不知道这个影子是谁的,但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子脸上淡淡的微笑,卷卷的头发和睫毛,自然美好得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个男孩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但是这个男孩子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能够偷别人的影子,看得到别人看不到的,并能帮着影子实现愿望,小小的身板充满了正能量,但正因为如此,他的童年带着忧愁和悲痛。他能看到伊凡的“不堪”的童年,也能看到马格不为人知的可怜可悲之处,正因为如此,他比别人更知道世间的冷暖,也从追求伊丽莎白的失败、爸爸的离开和对于知道自己的秘密的彷徨变得更成熟,感性而富有魅力——
书的前面部分男孩迷迷糊糊,不知道大人们总是指的“所谓”是什么,等他长大了才知道这是责任、担当和理解。书的后面部分,主人公已经长成,童年已在故乡深埋,妈妈已经老去,每个人的容颜都有了很多改变。但不变的是责任和爱。
整本书唤醒了我们的心,有些沉重,有些感慨。他的母亲为了不让他担心,得病了却只跟孩子说去度假,希望儿子回来多看看她却只字不提。每次儿子回来,她都会和儿子沿着长长的河街散步,边走边谈琐事,还给儿子讲很多道理,等到儿子要走了,她会哭泣着目送儿子远去,还会固定的给儿子留封信。她们之间友好和谐的相处方式,是我没有体验也没有尝试过的。毕竟我们和妈妈每次分隔两地都不过整整七天,妈妈又是严肃严格的,对于任何事都一丝不苟,自然不善于说一些细腻华丽的辞藻。我和姐姐的性格比较倔,妈妈也从不示弱,所以我们之间的战火总是会被挑起,从而产生了些隔阂,日后的相处也难免会有些尴尬、不和谐。
就像文章中说的那样,成长中的子女处于一种近乎纯然的私心,对父母总是不太热络。我也不例外,对于任何事都不太上心(毕竟没心没肺,活得不累嘛),以至于我常常找不到定位,城市的繁杂总让人们想着自己要享受什么,而没有在意别人付出了什么——
在初二的寒假里,爸妈给我和姐姐报了数学和科学的培训班,但那个地方在杭州的另一角,离我们家很远,我和姐姐平时极少出门,对于那片地区只有陌生,爸妈工作忙碌,即便是他们告诉我们路线,问我们清楚了没有,但我们看着图纸上的七弯八拐的小路,还是很茫然的摇摇头。但老爸笑了笑:“没事,明天我带你们走一遍。”我记得很清楚,我一直都在埋怨爸妈挑这么远的地方,这么恶劣的天气都不接送,没有人情,一直摆着一张臭脸。但殊不知的是,“人情”就体现在就这种不易察觉的地方。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到了公交车站,外面还在下着雪,湿冷的,滑滑的,很不舒服。走了一会儿,我们三个人的鼻子就冻红了。我把头塞在帽子里,身子有些哆嗦,嘴里嘀咕着着小年夜还去上课很不公平。但老爸还是一脸笑容,通红的鼻子和两腮,看起来有些滑稽,阴郁的心情终于有了缓和。好不容易乘了四十分钟的公交车,但因为处在上班高峰期,我们三个一直站着,腿都麻了。下了车,听到老爸说还有很远的路,我和姐姐就开始唉声叹气了,但老爸还是笑笑说:“没事,慢慢走,总会走到的。”我们低低的应了一声:“哦。”每每走到一个街口时,爸爸就会指着各个方向告诉我们往哪走,终于走到了目的地,我和姐姐的脸上满是通红,被风吹的冰凉的,好一会儿还没缓过来。老爸看了看时间:“你们上楼上课吧。”“哦。”,老爸看着我们,依然微笑着。经过了两个半小时与题目的艰苦奋斗后,我们终于下课了,一下电梯就看到了老爸坐在大厅的椅子上,戴着帽子,拿着手机在看资料,手还有些发红,原来他也有事要干!我们一起匆匆吃完了饭,老爸又坐在大厅的椅子上,“你们赶快上去吧。”“哦,知道了。”老爸依然是微笑着看着我们,又是一阵艰苦的奋斗,老爸依旧是在楼下等着,看着他揉了揉腰,却没有不耐烦的表情,我觉得老爸真是很辛苦,等了我们将尽六个小时。我一改以前的心态,庆幸着即使这么晚,还有人在等着我们。
我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和甜蜜的话语去表达爱,但我会从已流逝的时间里找到被爱的痕迹。当我们在成长时,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会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与过去连在一起,当你想要寻找的时候它早就被时间带走了。就像沙漏一样,沙子“排着队”流下来,当你倒回去时,你不能保证每一粒都像原来一样,按着顺序流回去。所以,多去摇晃回忆的沙漏吧。在那里,抓住每一粒沙,不要让它白白地从你的指缝里流失。
好好享受被爱吧,你不知道它流失的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