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观后感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铁皮鼓》观后感

来源: 作文大全2023-05-31 09:27:24
导读:《铁皮鼓》之观后感首先声明电影中意象的内涵是多重的,其意义指向也是外延式的,它所讨论的层面是多元、丰富的,涉及了包括种族、*、爱情、人性的弱点在内的诸多话题。我...

  《铁皮鼓》之观后感

  首先声明电影中意象的内涵是多重的,其意义指向也是外延式的,它所讨论的层面是多元、丰富的,涉及了包括种族、*、爱情、人性的弱点在内的诸多话题。我仅就战争对个人的影响这一个话题来谈谈自己对《铁皮鼓》的理解。

  我认为《铁皮鼓》的主题在于着力表现战争对个体的异化和个体对这种异化的抗争。

  异化首先是从个人意愿服从于集体意志开始的。这种服从是强制性的,它从军队逐渐蔓延到家庭当中,让每一个公民都成为一个战士,只听从上级领导的命令,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战备总动员。电影中奥斯卡的爸爸强迫他妈妈阿格妮斯吃鳗鱼的情节旨在表现家庭关系中的强制性,而他的叔叔扬被强迫参战则是强制性在社会关系中的表现。阿格妮斯和扬这两个相互爱恋却无法在一起人的悲剧结局又向我们表明,战争的残酷会压抑人对美好和*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人性中最纯真的一面,让人陷入一股痛苦的精神折磨中,甚至能够毁灭人的一生。

  而当个人意志完全服从与集体意志之后,个人的判断能力便随之丧失,人将自觉地按照一种上下级关系来建立起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战争本身是需要热情和斗志的,但是当社会中的每一成员都充满着极度的热情去对待战争时,这场战争将变得极为可怕。最令人担忧的不仅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而是对战争本身的崇拜:一旦所有人的双眼被蒙蔽,他们就看不到战争罪恶的一面,无法分清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差别,更不会承认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侵略行为。就像二战时期日本侵略者打着解放东三省、拯救全亚洲的借口一样,把侵略视为正当行为,借口也就正大光明地被当作口号,即便在战后多年也不能深刻地反省错误的严重性,导致现在右翼*抬头。战争非正义的性质被掩盖,取而代之的却是其合理存在的因素,战争本身甚至会演变成为一种人的精神寄托和对未来的希望。而一旦战败,这种*的信仰便瞬间瓦解,人们将再一次陷入无助的绝望感和深深的幻灭感中,奥斯卡父亲的死亡结局便象征了*分子精神世界支柱的崩溃,也宣示了战争所引发的双重悲剧。

  个体的差异性被完全消除,社会将逐步走向一致性,最终达到高度的同一,公民作为个体的身份也就丧失,成千上万的个人便完全沦为了国家的机器,而且还是成分不同等级的复制品——这就是异化的结果。不过异化也并不是每个人的宿命,也不是所有人都逃不出异化的魔掌,至少在电影中有三类人似乎摆脱了外在环境的束缚:一类是以奥斯卡祖母为代表的旁观者,她将自己完全抽离于尘世纷争当中,宛若时间的化身,作为第三只眼静静地看着一切缘起缘落;第二类以马戏团的侏儒演员们为代表的空想主义者,表面上他们为军队提供服务置身于战争之中,但实际上却有着自己的独立主张,发挥其自身优势得以生存,甚至得到军队的尊敬,对世界也充满了关爱和悲悯之情。然而当活生生的暴力冲击到其周围或自身时,他们既无力阻止(沙滩上圣母在他们面前被杀害)也无法抗拒命运(罗丝维塔的意外死亡),悲剧在他们身上依旧上演;第三类则是以奥斯卡为代表的斗士,由于跌倒而导致无法生长,他首先便作为一个异质而存在,每当他面对外部的施压时他便敲击自己的铁皮鼓并且大声尖叫以示反抗,当他发现自己拥有一副可以击碎玻璃的特殊嗓音时,他又不断利用自己的本领尝试去改变在他看来极不合理的世界。在我看来,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摸过于奥斯卡利用自己的鼓声搅乱了欢迎仪式上军官走在红地毯的配乐的情节,乐队停止演奏严肃的进行曲而改奏起优美的舞曲,最后现场除奥斯卡父亲之外的所有人都随着旋律翩翩起舞,这无疑是奥斯卡拿起自己的武器奋力一搏、向这个荒谬的世界进行的最有力的回击。也就是说,个体是有能力拒绝被异化的,奥斯卡最后坐上火车离开旧地预示了抗争的胜利和新的开始。

  战争本身持续的时间相对短暂,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长久而深刻的。尽管在客观上战争对科学技术、社会变革、历史发展等宏观世界能够产生一些催化作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对个人的生活状态、性格的健全发展、人格的完整性等个体层面的巨大伤害是不可否认的。作为人类的一大共同灾难,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地抹杀掉战争给人造成的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害。表现德国新纳粹主义的电影《浪潮》与《铁皮鼓》交相辉映,前者向我们表明个人很容易受到集体力量感染,因而社会随时都潜在着利用大众的反动*的可能,后者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每个人都需要携带一架铁皮鼓,在面对扭曲自身的外部压力时,随时奏响反抗的鼓声。

  

  《铁皮鼓》影评

  该片于1979年上映。由德国的沃尔克·施隆多夫导演。主演:马里奥·阿多夫、大卫·本奈特等人。时长:142分钟。色彩:彩色。

  施隆多夫是德国新电影四大导演之一。这部电影属于德国新电影流派,也是影史最著名的反纳粹电影之一。奥斯卡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铁皮鼓"作为礼物,他高兴的整天挂着它。他在桌子底下玩,发现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妈妈的私情,他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他故意从楼上跳了下来,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停留在三岁的高度。一次,爸爸抢他的鼓,他大声的尖叫,结果发现,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从此没有敢再抢他的鼓。最后父亲被杀,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这时候发现,奥斯卡恢复了生长。

  裙子在影片开始就出现在荧屏,它对电影的主题意蕴起着重要的象征作用。外祖母四条肥大的裙子成了逃亡路途中外祖父的庇护所,也成了孕育奥斯卡妈妈生命的起源之地。奥斯卡感到害怕或无助时也喜欢钻到裙子下、衣柜里。电影以《铁皮鼓》命名,在于铁皮鼓之于奥斯卡具有无限的意义与多重的象征:铁皮鼓是对逝去日子的回忆,奥斯卡敲起鼓,那些陈年往事就历历在目。铁皮鼓与奥斯卡一样代表着正义与良知。奥斯卡这个怪诞形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他长期浸泡在这个罪恶的社会,最终在面临种种诱惑中迷失。他掩盖自己的心,麻木地过着所谓的幸福生活。但最终他认清了现实,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正义与良知。奥斯卡经历了自我的迷失与回归,他感受了人性丑陋的一面但又找回了原有的道德。

  

  残破中争执的鼓声 ——《铁皮鼓》影评

  数学与统计学院2010级 张丽平 1211410172

  《铁皮鼓》这部影片忠于原作荒诞、讥讽的基调,讲述了一个心理受创而拒绝长大的孩子,如何用他的鼓声和尖叫声在政治动乱、风气丑陋的世界里抗争、无奈和成长的故事。导演利用纯熟的拍摄技巧和精致的情节安排,让我们深深的沉浸在对这个特殊时代的反思中。

  在杂乱的鼓声中 ,影片拉开了帷幕,以主人公的视角回忆外祖母与外祖父的相识的经历,荒唐而又可笑。这将整个影片故事定格在一个夸张、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影片开头,光线由暗逐渐转亮,以一个全景镜头切入,画面中穿着四件裙子的外祖母坐在马铃薯田边,远处是两个警察追赶一个人,接下来给了外祖母一个面部表情的特写,强调了外祖母目睹了追赶的过程,接下来影片利用简单的片段叠加,讲述了外祖父的失踪、外祖母市场叫卖的生活、母亲的情窦初开和奇怪的三人行,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主人公小奥斯卡降临人世,一个晚上的雷雨的固定镜头下,一个身影逐渐走远,描写但泽自然坏境的同时也暗示和渲染着一种阴湿寒冷的时代氛围。丰富了画面语言,赋予影片某种冷讽和幽默色彩。 预示着奥斯卡今后不幸、艰难的生活和经历,在奥斯卡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里,奥斯卡就像身处在一个温暖的庇护所一样安静、平和,一双本不应睁开的眼睛仿佛洞察着一切,镜头不断旋转,给人一种离奇、诡异的感觉,这令小奥斯卡超出常人的智慧与异于常人的想法埋下了伏笔,奥斯卡以一个异类的身份来到并生存于这个世界,这注定了他不断发出与世界不和谐的批判和反抗的必然。 当奥斯卡出生时,采用了颠倒、旋转镜头,完全是从奥斯卡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事物,先是两个六十瓦的电灯泡和一只飞蛾,接下来是自己的两个“父亲”和母亲,同时也暗示着他到来的是一个颠倒、动荡、丑陋的现实世界。

  母亲承诺会他三岁的时候会得到一面锡鼓,这是他不重返娘胎的一个原因,也成为了他对抗“成人世界”的武器与工具,《铁皮鼓》的原著就巧妙的运用了符号学,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不仅仅是表意的含义,而是具有代表意义的,父亲、扬叔叔,分别代表纳粹*和波兰,这与为小奥斯卡恋母仇父情结找到了依据,暗示着奥斯卡所代表和支持的反纳粹派。

  奥斯卡虽然逃离了成人世界,但也并没有见容于儿童世界,这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却使奥斯卡的批判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意义,于是介于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侏儒表演团,成了奥斯卡逃避和妥协的避风港。

  整个影片的基础色调是暗灰色,衬托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心里的色彩,但奥斯卡的锡鼓确是红白相间的,鲜明的颜色对比更加说明了鼓在整个影片中的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这个灰色的世界里顽强的反抗精神,影片拍摄多处从膝盖高度拍摄的镜头,从此将“成人的世界”的荒诞、变形诠释的淋漓尽致,而主人公奥斯卡更像是以一个观众的角度看待社会的动荡、政治的变迁,与影片自述性质相吻合。同时,在影片的拍摄上,导演多处注重了细节的展现,就像捕鳗鱼、镜子下的人影等,并在主题沉重的影片中适当加入了喜剧的因素,最为经典的是奥斯卡将庄严肃穆的仪式变成了欢快的舞会,导演将多元的因素巧妙的加入到影片中,更加凸显了主题,同时增强了电影的可观看感和吸引力。

  从整体上,《铁皮鼓》是一部深刻的影片,不仅是时代变迁的写真,更加诠释了人性的复杂,影片采用巧妙的拍摄技巧,将影片的主题演绎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