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数学练案,遇到一道很新奇的题,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出了答案,不禁心中一喜,同时我又发现这道题只要稍做改动,便可以成为一道更新更好的题。面对自己发现的“新大陆”,不由得心情振奋。可一看表,却发现在这道题上我已耗去半个多小时,后面还有大片的空白没做,还有化学、物理作业还一字未动,不觉叹息一声,离开“新大陆”,“班思”回朝。
突然想到,如果我的其它功课烂得一塌糊涂,烂到老师无视,家长无奈,自己无望的程度,那么我便有资本把整个晚上贡献给这一道数学题了。可惜的是,我各科成绩均衡,高考时,每一科,每一分都要仰仗。老师的督促,父母的期望,使我不敢“恋战”,根据“学科性价比”,“时间利用率”等备考理论,我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思考这道“偏题”的“收益”,远远不及“畅游题海”的收益大,于是我做出了理性的选择。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篮球打得极好,身体素质也极佳,在业余的同龄人中,绝对是职业水准。有一天我问他:“你球打得那么好,怎么不上体校,进省队呀?”他的回答令人难忘:“你疯了?”我长久无语,想到他毕竟在年级中的成绩还算名列前矛,所以,他父母、以及他自己怎么有决心放弃高考的“阳关道”呢?但我却希望他的成绩差到线穿豆腐——提不起来的程度,这样,他便可以放开手脚,一心追求他的篮球梦了。也许有一天,我能在NBA的赛场上看到他矫健的身影。但我的这个愿望,可能对他、甚至对他的全家,都是一种诅咒。
如果我是差生,父母对我没有过高的期望,老师对我没有严格的要求,我便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注入自己所爱。我可以肆无忌惮地阅读、写作,我将有大把的时间研读名家作品,再坚持练笔,走入文学的殿堂。我也可以买来大量的数学教材,终日钻研,在数学竞赛中拿个令人瞠目的名次。但不错的成绩成了我重重的枷锁,让我兵分六路,疲于奔命。也许,我现在便可来个“孤注一掷”,但老师、父母会同意吗?一旦失败,我曾拥有的一切,不都化为灰烬了吗?如此的高成本,高风险“改革”,没有哪个*敢做。
我现在能做的,只有走好脚下的路,贯彻落实持续了11年的既定方针。直到那一天,当我走出了考场,无论成绩如何,我都将脚步轻快。因为我知道那“六国”已灭,我终于可以
集结六师旌麾南指,开辟真正的疆土!
点评:这是一篇从命题到立意都有点新颖的文章。这个题目很抓人眼球,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是个优生,哪有希望自己是差生的?一看题目,读者就会兴趣顿生,披踪觅迹,探寻究竟。真是“题好一半文”啦!
从作者的立意倾向看,他对我们目下的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选拔人才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尽管现在高校对偏才怪才也想开方便之门,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走普通高考之路仍然是一个相对保险的途径,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坏的学生,你放弃参加统一高考而去发展个性特长,你很难担保你的特长就一定能“长”到足够的程度,况且,在特长生的招考中还存在着太多的变数。在当今的中国,学业和至爱,有时就是这样不可调和。从这个角度看,作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具有独特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