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了好多次,爸爸妈妈终于有时间带我到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在一个烈日高照的上午,我们四人小组开始了非同寻常的地质旅行。
首先,让我们要搞清楚地球的构造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地球表面主要分为陆地、海洋、冰川,其中海洋面积最大,我们把海洋分为四大洋,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把陆地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我们中国在亚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而水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的,这就是古人说的“滔滔江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原因。地球还要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了黑夜长短的变化,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自转一周为一天,这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是白天,没被太阳找到的地方就在经历黑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的成因是由于自转着的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以及地轴是倾斜的缘故。也就是说,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时候,姿势不是直立的,而是侧着身子的,也即地轴同公转轨道平面之间不是直角关系,而是斜交成“5。的夹角,而且不论在公转轨道上的什么地方,地轴的这种倾斜方向始终是不变的,地轴的非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样,一年中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也随着变化,因而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我们看到的很多地质变化,都与地球内部变化有关。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对岩石特别感兴趣。岩石按它的形成原理大致可分为三类,埋藏在地表深处的岩浆由于喷出地表急速冷却或者在地表下慢慢冷却形成的岩石称为火成岩。岩石被雨水或强风海浪冲刷后,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凝固而成的是沉积岩。 这些火成岩和沉积岩受到高温或高压转变成崭新性质的为变质岩。现在,我们来辨别一些岩石吧!玄武岩是岩浆经过冷却而形成火成岩,它的表面具有许多岩浆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蒸发后形成的小孔。花岗岩,是同属火成岩的,但是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状是截然不同的,有别于在地表凝固的玄武岩。花岗岩是在地底深处凝固。佛塔多数是用花岗岩建成的。石灰岩和泥岩属于沉积岩,两者形状相似,石灰岩是像贝壳或珊瑚这类石灰质物质结合而成,而泥岩则是由泥巴凝固而成。大理岩和石英岩属于变质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而石英岩是由砂石形成的砂岩变质而成的。
地质博物馆二楼陈列着各种矿物质。矿物已经发现了2400多种。其中,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称之为造岩矿物。矿物是地壳中含有特定化学成分的天然物质。包括石墨,铁,水银,铝,水晶都属于矿物呢!而我们熟悉的钻石,就是石墨在高压高温下经过百年形成的。
这一趟地质旅行,不仅增长了我的才干,又激起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渴望。我是这样的,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