镏金铜锁,檀香木匣。匣子里放着一件华美的旗袍。柔软的月白丝缎,镶边的立领口掐着一对儿精致的胭脂盘扣。一枝金桂在月下流泻着冷艳香凝,似乎在诉说着岁月远去的繁华。
这是奶奶最心爱的旗袍,可我却从来没有看到她穿过。听爸爸说过,这是当年爷爷请人专门订做,送给奶奶的订婚礼物,因为奶奶的闺名个“桂”字。
奶奶出生书香门第,和爷爷青梅竹马,在最美好的年华成家,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生活似乎特别眷顾奶奶。可惜爷爷英年早逝,留下八岁的爸爸和两岁的姑姑。
奶奶觉得天都塌了,悲痛过后,还得咬牙撑起生活。想想自己也没有特长,唯有做的馄饨,爷爷特别喜欢吃,那就摆个馄饨小摊吧。她脱下旗袍,换上粗布衫,顶着别人嘲笑、好奇、同情的目光,沿街叫卖馄饨。年幼的姑姑常常一大早还睡着,就被奶奶背在身后出门,晚上回家时又趴在奶奶背上睡着了。卖馄饨时,碰到过赖账的、取笑她的。也有一次,凶狠的“地头”来收保护费,把奶奶的小摊都给砸了,姑姑吓的哇哇大哭。
奶奶实在坚持不下去,就会坐在灯下,打开匣子,看看那件桂花旗袍,偷偷流泪。第二天,还要抹去眼泪送爸爸去上学。我常常想象,那个时候的奶奶,心里会想什么呢?依然青发如丝的她,却再也没有机会摇曳旗袍的风情。生活以前给了她多美的眷顾,现在就会给她多少苦痛和委屈。
好在奶奶做的馄饨皮薄馅大,货真价实,很受大家的欢迎,生活也就慢慢好了起来。
爸爸参加高考那年,奶奶卖馄饨时,一辆车突然转弯,朝一个女孩子冲去。奶奶赶紧冲过去,一把推开了那个女孩。女孩子没有事,奶奶的右腿却残了。爸爸闻讯赶来,心疼地流泪,埋怨她多管闲事,奶奶却叹了口气:“那个女娃,和你妹妹差不多大,谁家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条腿换一条命,值!”
腿残了,生活还得继续。每天一大早,爸爸、姑姑帮奶奶把馄饨摊摆好才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在馄饨摊旁学习,等奶奶收摊后一起回家。我脑海中常常想象这幅画面,有温馨,也有辛酸。鬓发已经斑白的奶奶当时心里是愧疚,还是欣慰?
时光荏苒,爸爸和姑姑先后考上大学,各自成了家,离开了奶奶。奶奶不再卖馄沌,却更寂寞了。儿女打电话回来,奶奶总是报喜不报忧:“你们工作忙,就别回来了,我身体好着呢,别担心啊!”昏黄的灯光下,头发尽白的奶奶可曾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旗袍,追忆她的青葱时光?
等奶奶把我和小表弟带大,她就真的闲下来了。她褪去了年轻时的锐气,愈发和善。乡邻哪家缺个油盐酱醋,哪家臭小子挨揍,哪家小两口拌嘴,只有奶奶出面,都会迎刃而解,她就像个慈眉善目的活观音菩萨。总爱一脸阳光地坐在老桂树下,做桂花糕、晒桂花茶、酿桂花露。件件都是她当姑娘时精致美好的回忆啊。她把这些东西送给大家,于是我们院子里常常弥散着淡淡的桂花香。
奶奶最大的爱好,就是在阳光下默默看着她的旗袍,可是, 奶奶真的老了。有时候摸着旗袍也会睡着了。奶奶把美丽与娇艳都偷偷地典当给岁月,换成爱,无私地给了身边的人。岁月带走了她的芳华, 而时间又在她的爱里开出花来。
“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看过电影《花样年华》,张曼玉身着旗袍,招摇成了一朵花,在岁月里风情万种的开着。朦胧中,我似乎也看到一个女子, 乌鬓玉簪,着淡雅的月白旗袍,撑一把油纸伞,穿越一条悠长的时空,沿平平仄仄的青石板小径而来。有着水一样的心思:温婉、淡泊、柔媚,风情万种,更有水一样的果敢、执着、包容、无私奉献。“上善如水!”每一个这样的女子都是一本移动的书,诠释着中华民族五千年龙文化的精髓。她们将岁月的苍桑蜕变成无以言传的经典与美丽,让人嗅到灵魂深处别样的暗香。
那个女子是年轻时的奶奶,更是每个如桂花般素朴无华,却默默无闻为路人释放出心香的你、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