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和妈妈去南翔老街上晃悠,突然,看见黑压压的一群人围在弄堂口,还传出了拍手叫好的声音,就急忙跑过去看看是在干什么。拨开人群,只见一个老人坐在正中,拿着个球,对着嘴一吹,球就鼓起来了,仔细一看,呀!是个活临活现的兔子!当时只觉得这东西神奇,可却从来都没见过,也喊不上这名儿,借近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叫吹糖人。
我盯着老爷爷做这个新奇的玩意,他沾上特地准备的滑石粉,迅速倒入模具里,再拿出来,轻轻捏起一个尖,用嘴把它吹鼓到塞满模具,一个糖人就完成了。老爷爷说,制作糖人的速度需要极快,因为糖人很快就会凝固,所以他们这一行人做糖时必须思想高度集中,一点儿也不能马虎。我注意到老爷爷的身前有一个竹片制的箱子,也不知箱子是干什么用的,就凑近往前看,才看清了这箱子的奥妙。箱子分为两层:下层是用来装工具的,有糖块、装糖浆的碗、生火炉,小勺子,长竹签、模具、滑石粉和钱罐子;上层是一个台面,一个个糖人就是在这块台面上呼之欲出的。在台面四周分散着一个个小孔,做好的糖人就插在这里供人观赏购买。再细细观察,这竹箱子的颜色呈微油的紫红色,显然已为老爷爷服务了好些年。
老爷爷边做边跟我们叙旧。他说,在以前,他们可是很辉煌的,只要在弄堂口一坐,经过的小孩子,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会央求家长给买一个,就算是实在不能买的,也会停下来看他们做糖,看得过瘾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糖人可以做成很多种形状,技术好的更是几乎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其中最受小孩子欢迎的是猴子。他们做了一个圆滚滚的猴子之后,在屁股上扎两个洞,再把中间的糖浆倒出来后装在碗里,等冷却后,把猴子和糖浆一起吃了,觉得又好吃又好玩。过去买不起糖的,可以用牙膏皮来换,所以小孩子就经常会偷偷地把牙膏挤出来,再偷偷地拿出去换糖。被发现后虽免不了一顿男女混合双打,却还是屡教不改。如今,牙膏已然不值钱了,每每看到躺在垃圾桶里的牙膏皮,老爷爷都会凝视半天,而后轻点起头,咧嘴笑开了。
我看了看周围的人,有很多拿着手机拍照的,可能觉得这玩意儿特别好玩。本以为那些人是去买糖的,怎料到一个人都不买,随便找个人问了问,原来是嫌弃老人用嘴吹的脏。据说老爷爷一个上午只卖掉了两根糖人,收益极差,零钱加起来都铺不满那个零钱罐的底面。老爷爷略带惋惜地说,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因为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只有他们这些吹了一辈子的老人才愿意死守着。可是他们不可能死守到永久,或许在不就的将来,吹糖人这门艺术永远只留在书中了。想着这些,我心中只觉一阵波澜,立马掏钱买了一个糖人拿回家。
一路上我都没舍得舔上一口,到家后立刻放进冰箱,心想将它做成一个纪念品。每每打开冰箱,每每看到这个糖人,就会有一种又冷又暖的感觉涌上心头。但是过了不久,这个糖人还是化了,但吹糖老人的画面却始终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不禁心中感慨:中华文化是如此伟大,要是没有这些老一辈的传承,这些民间艺术也不会流传至今。我对这些老人充满了感激,也为我们是华夏子孙而看到自豪!